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 第205章 全城轰动!皇太孙凯旋归来!

第205章 全城轰动!皇太孙凯旋归来!

    半个月后。

    逻些城外。

    李易看着大唐的将士们冲垮了吐蕃将士的防守,冲入城中,不由得笑嘻嘻道。

    “吐蕃要完蛋了。”

    旁边的李勣目光复杂。

    这位皇太孙殿下八岁灭国,当真是天下无双,绝无仅有。

    他八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哪玩儿呢。

    他怎么也是戎马一生的老将了,自忖自己应该也算是一流将领,结果跟在这位皇太孙身边,愣是没搞清楚这位皇太孙是怎么料敌先机的。

    这些日子以来,李易狙击吐蕃的每一场战争,他都在身边,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他根本不知道李易是怎么做到的,只是每次看到皇太孙一闭眼睛,然后便仿佛拥有天眼一般,知道了吐蕃军队的动向。

    每场战争,吐蕃的军队都败亡的极为憋屈。

    因为他们每次都不知道唐军将士从哪里窜出来,捅你一枪。

    战争的主动权全都在李易手中。

    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最后愣是打的吐蕃心态崩溃,半个月不到,就打到了逻些城。

    虽然这也有松赞干布被俘虏,以至于士气大跌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则是李易的打法,犹如编织巨网的蜘蛛,慢慢将对手折磨的心态崩溃而死。

    李勣想到此,又叹了口气。

    年轻的时候被皇帝、李靖压着,现在年纪大了,以后还得被这位皇太孙殿下压一辈子。

    想他李勣,也是惊才绝艳的军事奇才。

    在这个时代,居然连续碰上好几个军神。

    麻蛋!

    片刻后。

    李震浑身尘土的前来禀报。

    “皇太孙殿下,逻些城已破,文成公主殿下已经被我等将士保护,吐蕃一众贵族已被抓捕,请殿下下令......”

    众将士闻言,面面相觑,面色有些复杂。

    文成公主当年入吐蕃,乃是李世民亲自同意的和亲。

    没想到才过去三年,吐蕃就被他们攻破了吐蕃。

    李易略一沉吟,旋即道。

    “传孤的命令,以皇室公主之礼,厚待文成姑姑。”

    “即刻准备最舒适的车驾仪仗,选派最精干可靠的护卫营,由你亲自负责,护送姑姑回长安!”

    “告诉姑姑......”李易的声音顿了一下,“吐蕃已平,松赞干布伏法。她为大唐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忍辱负重三载,今日功成,孤接她回家!”

    “至于那些吐蕃贵族……”李易笑眯眯道,“严加看管,听候皇爷爷发落。”

    众将士闻言,轰然应诺。

    ................

    文成公主有些茫然的看着一众大唐将士将她护送到马车上,她下意识撩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的动静,远远的便听到“皇太孙万岁”之类的话。

    她看了一眼住了数年的地方,一时间有些恍惚。

    ......................

    一月后。

    长安城,朱雀大街。

    初秋的晨光透过薄云,洒在早已被清扫得纤尘不染的青石御道上。

    然而,此刻御道两旁,早已经被汹涌的人潮彻底淹没。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从巍峨的明德门一直延伸到承天门,再向更远处的皇城蔓延。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沸腾的喧嚣。

    “来了!快看!来了!”

    不知是谁率先高喊了一声,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条朱雀大街。

    人群剧烈涌动,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望向南方,明德门的方向。

    地平线上,首先出现的是一抹鲜艳夺目的赤红。

    一面龙纛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随后便是一阵地面颤动声。

    映入百姓眼帘的则是整齐划一,身披明光铠、步伐沉稳的唐军精锐。

    扑面而来的铁血气息,让百姓们先是一怔,旋即欢呼起来。

    “大唐万胜!皇太孙殿下万岁!”

    “万胜!万胜!!”

    “大唐万岁!”

    “......”

    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瞬间爆发,直冲云霄,震得城墙仿佛都在微微颤抖。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如同汹涌的海潮,拍打着长安的每一块砖石。

    无数人挥舞着手臂,激动得热泪盈眶。

    家中有子弟从军的,更是扯着嗓子呼喊亲人的名字,声音里充满了骄傲。

    “看!那就是殿下!皇太孙殿下!”

    一个眼尖的少年指着队伍最前方,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个位于队伍最前列的、小小的身影上。

    李易身着一身量身定制的亮银明光铠,骑在一匹神骏的白马上,身姿挺拔,小脸上带着矜持。

    他嘴角微微勾起,朝两边拱了拱手,回应着百姓山呼海啸般的热情。

    见到他回应,众百姓便更加兴奋了。

    阳光落在他肩头,铠甲熠熠生辉,将他整个人衬托得如同天神下凡。

    “天啊!真是八岁的孩子?看着跟画上的金童似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

    “皇太孙生擒了松赞干布,打垮了吐蕃十万大军!听说他闭眼就能请神,力大无穷,一槊就能把吐蕃大将轰飞!”

    “乖乖!了不得啊!咱大唐出了位小军神!”

    “看他骑马的架势,多稳当!一点都不像个孩子!”

    “听说殿下还救回了文成公主殿下?又勇武又仁义!”

    惊叹声、议论声、赞美声交织在一起,让巍峨庞大的长安城内犹如煮沸的开水,沸腾起来。

    百姓们看着这位为大唐开拓了版图,为大唐彻底扫平西南巨患的皇太孙,眼神中充满了狂热。

    队伍缓缓前行,接受着长安最炽烈的欢呼声。

    李易身后,是押解着吐蕃贵族俘虏的囚车。

    昔日不可一世的吐蕃赞普,此刻蓬头垢面,形容枯槁,在长安百姓鄙夷的唾骂和愤怒的石头下,低垂着头颅,默然无语。

    再往后,一辆装饰着皇室徽记、由精锐护卫拱卫的华贵马车缓缓驶来。

    车帘被一只略显苍白、却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掀开一角。

    文成公主李雪雁透过缝隙,看着车外那熟悉又陌生的长安街景,看着汹涌澎湃、热情似火的长安百姓,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如同断线的珍珠般滑落。

    队伍最前方,李易感受着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几乎要将他融化的灼热目光,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殿下万岁”的呼喊,心中也不免有些波澜。

    便在此时,伴随着一声略显尖锐的欢呼声,一张彩帕扔了过来。

    “啊啊,皇太孙好可爱啊!”

    李易:“......”

    他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便看到了一张略显兴奋的脸蛋,看打扮像是少妇。

    不是,姐姐,你给我扔什么手帕,老子才八岁!

    这张彩帕仿佛引起了某种连锁反应。

    随即,在街道边、楼窗处围观的少女们纷纷兴奋的将的腰间系着的绣帕、香囊扔向李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