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后半夜基本未眠,第二天一早起来,争华感觉非常疲惫。
他是凌晨五点多才睡下的,现在已经早晨7点多了。
妈在楼下喊他:“争华,快起来吧,上班要迟到了。”
他答应了一声,然后懒洋洋穿衣、下楼、洗漱。
“快去吃饭吧,我给你煎了两个荷包蛋,熘了馒头,热了昨晚的剩菜。”妈说。
“妈,不忙,我今天不用去那么早。”
“咋啦?”
“我去趟报社。”
“又写稿子了?”
“哦……”争华说。
爸出去遛弯没回来,争华独自在餐厅吃早饭。
吃完早饭,他要收拾碗筷,妈说:“你别管了,我收拾,快去报社吧,别耽误了。”
争华穿好衣服,出门骑上自行车,下岗了,自由了,今天去哪转转呢?
要开家书店的想法尽管很强烈,但是,他也犹豫,尽管自己喜欢书店的那种氛围,但是如果像吴立强说的那样不赚钱怎么办呢?这是一个令他困惑的问题,尽管喜欢坐拥书城的感觉,但是真开了书店整天赔钱也不是个事啊!所以,他要好好考虑一下。
于是,他决定去鹏程书屋找老板鹏程好好聊聊,听听他的建议。
于是,他加快了骑车的速度。
“争华,骑这么快车子去哪?”突然有人喊他。
他赶紧刹住车闸,回头一看,原来是玲妹站在路边的玻璃柜台前喊他。
他忙推车走过去:“玲妹,忙不忙?”
“忙啥子吆。”玲妹笑着他说。
“我想到街上转转,贵友呢,还在忙啊?”
“在店里烤面包呢。”
“生意还好吧?”
“还可以,托你的福啊争华,我常跟贵友说,亏了你们这几个战友帮你,才在这里扎住了脚根。”
“我们帮忙是有限的,关键是你们会做生意,人品也好。”
“你咋没上班?”
“我下岗啦。”
“下岗啦?”
“是啊!”
“你这是去哪?”
“我想到处转转,看看能做点什么生意?”
“你爸是高级干部,下岗怕啥子?找人调动一下工作就行了。”
“我爸已经离休了,现在人走茶凉,再说,我也不想再在单位上班了,我想像你们一样开个门面房。”
“争华,我支持你这种想法。这年头还是自己干,上班挣不了好多钱,也不自由。”
“是啊,我就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想好干啥子了吗?”
“我想开个书店。”
“开书店能赚钱吗?”
“我也不知道赚不赚钱。”
这时候正好有顾客来买面包、糕点,玲妹忙开了生意。争华向她挥挥手离开了。
路过市实验中学大门口的时候,争华下了车子,望着中学的办公楼,他在想,艳红此刻可能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或者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呢。
自从艳红跟月老师离婚后,他一直没再见到艳红,不知她现在过的怎么样?他很想贝贝啦。
他在学校门口一个公用电话亭给艳红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老师说,艳红老师正在上课,问他有什么事?需不需要转告找艳红老师?
争华说:“我是她的同学,没啥事,谢谢您了。”
争华骑车来到鹏程书屋。鹏程书屋的老板刘鹏程刚开门营业,正在打扫店里的卫生。争华要帮忙,刘老板忙说:“争华,你坐着,我马上就收拾完了。”
帮他擦着书架的争华说:“我又没事,帮你忙活一阵。”
擦地板的刘老板问:“争华,你今天休息啊?”
“我以后就天天休息啦。”争华笑着说,“鹏程,我下岗啦。”
“下岗了?”正在擦地的刘老板直起腰来吃惊地说。
“是啊,我下岗啦。”
“下岗也好啊!”刘老板说,“今辈子我没上班的命,就是有,我也过不惯上班的生活,整天跟关在鸟笼子里差不多。”
“是啊,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我现在终于自由啦。”争华说。
“是啊,自由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刘老板说。
忙活完后,刘老板让争华先坐会儿,他去买早点并问争华吃了没?争华说在家吃过了。
不一会,刘老板就拎着一袋豆浆,三个火烧回来了,他边吃边问在书架旁翻书的争华:“下岗了,你想干点啥呢?”
争华从书架上挑了一本书,走到刘老板跟前坐下:“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呢,我想让你帮我参谋一下,看看我干点什么买卖合适?”
“按照你的身份,既是转业干部,在单位又是处长,你不适合做买卖,还是想办法弄个一官半职当当最合适。”刘老板说。
“我啥官也不想当了,就想自由自在地生活。”争华说。
“自由好办呀,像我一样开个小店,自己当老板,这样自由自在,谁也管不着。”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来请教你。”
“这有啥三篇文章呢?有钱投资,看好项目,开个门面房,进货、卖货就行啦。”
“没那么轻松吧?”
“我说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你想把生意做好了,就要看你自己的运气啦,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道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
“关键是你想干点什么生意呢?”
“不瞒你说,我也想开个书店,你看行吗?”
“我觉得行。”刘老板不假思索地说,“首先你喜欢书,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另外干这一行没多少技术含量,有钱进书,看好个门面房,打些书架,摆上书,分分类别,就可以开张了。”
“让你这么一说,开个店很简单啊。”争华笑了。
“就是很简单啊!但是能不能赚钱,里面的学问就大了。”
“那你跟我介绍一下这里面的学问吧。”
“首先,你不能光卖正版书,要卖盗版书和黄书,这一块利润大,不然很难赚钱。”
“我不想卖盗版书和黄书。”
“那你就很难赚钱啦。正版书只是摆着充样子,真正走货和赚钱的是盗版书和黄书啊!”
“难道那些卖正版书的书店都赔钱吗?”
“卖正版书要大本钱,大投入,而且店面要挨着学校、大企业或者市中心繁华地段,书店的规模要大一些,书籍要全,最好卖一些学生用的辅导教材,这样才能赚钱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你觉得什么样的书好卖呢?”
“人家大书店我不知道,我这种不起眼的小店,盗版书黄书最好卖。”刘老板说着,递给他一本书说,“现在最好卖的是这本盗版书《废都》。”
“这是贾平凹写的书。”争华接过那本《废都》,翻看了起来。
“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书,这本书就很好卖,像这种好卖的书我就多进,我一天能卖十几本呢。”
“现在正在查封这本书呢,这本书正式出版后,上边发现有问题就开始查封了,然后盗版书就多了。”争华说,“像这样的盗版书你有多少种呢?”
“几百种吧,而且不断有新品种货源,我就指望卖盗版书赚钱呢,盗版书进货很便宜,而且盗版书也好卖。”
“你一月卖盗版书能赚多少钱?”
“我房租是一千元,加上水电、工商、税务、卫生等费用,一个月的费用大约一千五百元左右,不瞒你说,除去这些费用,我一个月能赚这个数。”刘老板伸出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两千?”争华瞪大眼睛。
刘老板微笑着点点头:“我要光卖正版书的话,连费用都挣不出来。”
争华觉得刘老板说的有道理,但是,他要开书店的话,绝对不卖盗版书和黄书,他问:“要是挨着学校和企业开书店卖正版书和教辅书的话,除去费用,一月能赚多少钱?”
“你要是跟学校有关系,光卖教辅书这一块就挺赚钱的。”
中午的时候,刘老板去对面的小吃摊买了酸辣土豆丝、炸花生米、炒蚕蛹子、酱猪头肉留争华吃饭,争华去买了一捆啤酒和两盒烟。
争华只喝了两瓶啤酒,刘老板喝了自己剩的半瓶白酒和剩下的七瓶啤酒,有些醉意啦。
争华离开鹏程书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的传呼响了,他下车看了一下传呼机上的电话号码,是于琼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