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 > 第242章 内容

第242章 内容

    回到省公安厅那间戒备森严的办公室,祁同伟反手锁死了房门,厚重的隔音材料将外界的一切声响彻底隔绝。他没有开大灯,只拧亮了办公桌上那盏昏黄的台灯,光线将他凝重的脸庞笼罩在一片阴影与光明的交界处。

    他从公文包最内层取出那个牛皮纸文件袋,动作小心得如同在拆解一枚炸弹。将U盘取出,插入电脑专用的、经过安全检测的USB接口时,他的手指甚至有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

    电脑屏幕亮起,识别出外部设备。祁同伟移动鼠标,点开了U盘的盘符。里面很干净,没有复杂的文件夹结构,只有孤零零的几个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命名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像是随手记录的日期和代号。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第一个音频文件。

    一阵轻微的电流噪音后,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带着京州市委书记特有的、略带沙哑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调——是李达康!

    “……义诊啊,光明峰项目,是京州未来五年城市发展的龙头,是重中之重!省里、市里,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

    祁同伟的身体微微前倾,屏住了呼吸。

    只听李达康继续说道:“……这次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实力都很雄厚。尤其是那个惠龙集团,还有鼎盛建设,我看了看他们的资质和过往业绩,嗯……确实是非常有实力的嘛!代表了国内民营企业的顶尖水平!……”

    李达康的声音语重心长:“……我们搞建设,就是要选择这样有担当、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你要把好关,把招标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公开、公平、公正,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定要把事情办好,不能出任何纰漏,这关系到京州三百多万人民的福祉和期望啊!……”

    录音到这里就结束了。

    祁同伟靠在椅背上,眉头紧紧锁起。他点燃了一支烟,烟雾缭绕中,眼神锐利如刀。

    这段录音,太典型了!典型到任何一个在汉东官场浸淫多年的副省级以上干部,都能立刻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李达康没有一句明确指示“必须把项目给惠龙、鼎盛”,但他反复强调这两家公司的“实力”,强调要“办好”,强调“人民的期望”……这在官场语境下,几乎就是最明确的暗示和授意!丁义珍作为李达康曾经的大管家,不可能听不懂。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暗示终究是暗示!

    祁同伟太清楚李达康这类政治高手的操作模式了。他们永远站在规则的边缘,说话滴水不漏。一旦事发,李达康完全可以义正词严地声称,他只是在强调选择有实力企业的重要性,强调程序公正,他说的每一句话单独拎出来都符合政策和规定。至于下属如何去“领会精神”,那是下属的问题。就像他自己当年在赵立春父亲坟前的哭坟事件,事后也可以被高育良解读为“重情重义,不忘本”。

    在缺乏更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这几段语焉不详的录音,想要扳倒李达康这样级别的干部,难度极大,甚至可能被他反咬一口,说是有人故意剪辑、断章取义。

    带着一丝不甘,祁同伟又逐一点开了剩下的几段录音。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李达康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提及惠龙、鼎盛等几家公司,强调其“实力”,要求丁义珍“稳妥办理”。这些录音拼凑起来,指向性非常明确,但始终隔着一层窗户纸,无法形成致命一击。

    祁同伟的眉头越皱越紧。丁义珍煞费苦心藏起来的,难道就是这些“隔靴搔痒”的东西?这似乎不符合丁义珍那种老狐狸的性格,他应该留下更能保命或者更具杀伤力的武器才对。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几个视频文件。或许,关键在这里。

    他点开了第一个视频文件。

    画面有些晃动,角度也比较隐蔽,像是偷拍的。但画面和声音都还算清晰。场景似乎是在一个私人会所的包间里,丁义珍和几个大腹便便、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把酒言欢。

    “……丁市长,您放心!规矩我们都懂!只要光明峰那个核心地块能批给我们惠龙,这个数……”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伸出两个手指,在桌子底下比划了一下,脸上是谄媚而心照不宣的笑容。

    丁义珍端着酒杯,嘿嘿一笑,压低声音:“王总,光我放心没用啊……上面……嗯?”他指了指天花板。

    另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显得更斯文些的男人立刻接话,他是鼎盛建设的老板:“丁市长,秦少和李少那边,我们已经通过气了,他们很满意之前的合作。这次,他们也希望我们能继续为京州的发展贡献力量嘛!该打点的,我们鼎盛绝不会含糊!”

    视频里,丁义珍显然心领神会,笑着与几人碰杯:“好说,好说!都是为了工作嘛!只要程序走得漂亮,一切都好说!”

    接下来的几段视频,内容更加赤裸,清晰地记录了丁义珍与这几家公司老板进行权钱交易、商讨具体利益输送比例和方式的整个过程,甚至出现了现金、银行卡和房产钥匙等实物交接的画面!这些是铁证!是足以将丁义珍和那几个老板立刻送上法庭的铁证!

    然而,关于李达康,视频中却再没有更直接的证据。所有的指向,仍然停留在那些充满暗示的录音上。

    祁同伟关掉了视频,身体深深陷入宽大的皮质座椅中,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U盘里的内容,价值巨大,但也异常棘手。视频部分,可以坐实丁义珍和几家企业的犯罪事实,但这几个人显然只是台前的白手套。录音部分,强烈指向李达康,但缺乏一锤定音的直接证据,李达康有足够的空间狡辩和脱身。

    这是一场高度复杂的政治博弈,如何运用这些证据,何时抛出,打击到哪个层面,都需要极其精准的判断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祁同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是宁方远麾下的干将,是执行者,而非最终的决策者。这种涉及高层博弈和可能引发巨大震荡的“炸弹”,绝不能由他擅自引爆。

    他看了一眼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

    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将U盘内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经过加密的移动硬盘中,然后将原始U盘重新密封好,锁进了办公室的保险柜。

    他拿起那部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宁方远的私人号码。

    “宁省长,是我,同伟。”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丁义珍那边……有重大发现。我拿到了一个U盘,里面有一些……很关键的录音和视频材料。”

    他顿了顿,补充道:“内容……比较复杂,牵扯面可能很广。我觉得,需要当面向您汇报,请您亲自定夺。”

    电话那头的宁方远沉默了几秒,似乎也在掂量“重大发现”和“牵扯面广”这几个字的分量,随即果断回应:“好,你马上来我办公室。我马上就到,注意安全。”

    “是!”

    挂断电话,祁同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将加密移动硬盘小心地放进贴身口袋,整理了一下警服和仪容,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