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 第一卷 第105章 改变整个时代的产物

第一卷 第105章 改变整个时代的产物

    刘狗剩虽然心里发憷,但终究是比周游子胆子大一些。

    那雄鹿虽然挣扎得厉害,但绊索依旧牢固,没有丝毫松动的痕迹。

    并且,他注意到,雄鹿急于逃脱,似乎并没有发现他们藏身的位置。

    思索片刻,心中的恐惧逐渐被贪欲所取代,这可是一头雄鹿啊,成与不成,机会就在眼前!

    他双手在脸上搓了一把,低声喝道:“慌什么!瞧你那点儿出息!”

    说罢,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从灌木丛身后站起身,双眼死死盯着那头奋力挣扎的雄鹿。

    若是这雄鹿没有被绊索困住,就算给他弓箭也打不中。

    可现在,固定的靶子摆在眼前,只要长了眼睛的,就不可能失手。

    他一把从周游子手中夺过梭镖,高高举起,尖锐的铁矛头在日光下泛着寒芒。

    刘狗剩一脸谨慎,小心寻找着能够将雄鹿一击必杀的角度。

    随后他腰部下沉,用尽浑身劲力,将那梭镖投掷出去。

    嗖!

    铁矛头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径直射向雄鹿的脖颈。

    然而,就在那梭镖即将命中的瞬间,奋力挣扎的雄鹿猛地一甩头。

    砰!

    梭镖砸在了那对巨大的犄角之上,随后猛地弹开。

    与此同时,类似布帛断裂的声音突然炸开。

    那浸过桐油的麻绳绊索终究无法承受雄鹿的爆发,应声而断。

    麻绳断裂的瞬间,雄鹿眼中便激起了汹涌的野性。

    那一双鹿眼之中充满了血丝与暴戾,死死锁定着前方的刘狗剩。

    “狗剩哥,小心!”周游子的声音惊恐到变调。

    刘狗剩脸色剧变,最后的记忆便是视线中那一对狰狞鹿角不断放大,紧接着就是眼前一黑。

    上午,沈砚带着郑秉文与几名工匠,来到了青石塘村附近的一处土窑。

    “东家,离村子最近的就是这处土窑。”郑秉文指了指前方。

    沈砚看去,还未开口,一道粗犷的声音就从身后传来。

    “这窑是我赵长林的,你们是谁?来做什么?”

    一个皮肤黢黑的壮汉气势汹汹地走上前来,身后还跟着两个青壮,看上去像是这土窑的主人。

    郑秉文连忙上前解释,“赵兄弟是吧,我东家是青石塘村人,想借你这窑一用。”

    “借窑?”赵长林目光怀疑地看向沈砚,“方圆十里就我这一口土窑,烧坏了你赔得起吗?”

    身后两个青壮也跟着附和。

    “就是,你们这些人看着也不像烧窑的啊。”

    “万一把窑烧坏了,到时候拿啥来赔?”

    沈砚取出一袋铜钱,拿在手里掂了掂,清脆的声音顿时令赵长林眼神清澈起来。

    “闲话少说,这里有三百个铜板,借你这土窑用上一天,可行?”

    赵长林眼睛一亮,但仍嘴硬道:“才三百文,若是把我这窑烧坏了都不够赔的。”

    郑秉文适时在旁说道:“东家,看来这处土窑并不稳固,到时候烧坏了窑是小,烧坏了您那材料,可就麻烦了。”

    “也是。”沈砚出言配合道:“谁家窑主人张嘴闭嘴说自己窑烧坏了,八成是这土窑年久失修,用不了多久了。”

    两人这么一合计,不再提借窑的事,转身就要走。

    这一下赵长林可着急了。

    那可是三百文钱啊!

    他怎能甘心就这么眼睁睁地错过?

    “留步!这位兄弟请留步!”

    赵长林连忙凑上前来解释道:“兄弟,有话好说,我这窑可耐用着呢!”

    “这么说吧,方圆十里,就没有比它更新、更好的窑。”

    沈砚一摆手,“我也不跟你废话,二百文一天,你借不借?”

    赵长林更急了,“刚才不是说三百文吗?”

    “你也说了那是刚才,刚才我出了价你不同意,就不是那个价了。”

    “二百文一天,借是不借?不借我就去乡治问问。”

    赵长林听罢,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本来是想涨价的,怎料一句话下去硬生生给自己减了一百文。

    “借!”

    赵长林一咬牙,痛心疾首,“二百文就二百文,但是得先交钱。”

    沈砚二话不说,直接将一整袋铜钱抛了过去。

    “接着,今天这东西要是烧成了,以后你这土窑我就包了。”

    赵长林听得兴高采烈,连忙带着几人往窑洞里走去。

    处理好原料之后,第一窑点火。

    炭火在窑内熊熊燃烧,郑秉文紧盯着火候,额角渗出细汗。

    按照沈砚那张方子,青石需要在窑内高温煅烧两个时辰。

    “加碳!加大火势!”

    郑秉文大声指挥,生怕一个不慎导致前功尽弃。

    两个时辰后,窑火渐熄。

    当窑门开启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堆焦黑硬块。

    “东家,这......”郑秉文有些拿不定主意。

    “火候过了,再试。”沈砚面不改色道。

    第二窑,郑秉文更加谨慎,亲自守在窑前加碳控火。

    然而这一次却因火候不足而失败。

    连烧两窑,四个时辰的等待与失败,让工匠们心生挫败。

    沈砚看了看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分。

    “先吃饭,歇一会儿再试一次。”

    饭后,郑秉文与几名工匠再次站在了窑前。

    这一次,他精准控制着炭火的添加量,同时还仔细观察窑内的火焰颜色变化。

    在他的操控之下,窑内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很快,两个时辰过去。

    沈砚打开第三窑,一股异样的气味飘出,灰白色的熟料呈现在眼前。

    他夹出一块,往地上一摔。

    砰!

    物料应声碎裂,断面呈现出细腻的质地。

    “成了!”

    看着那熟悉的材料,沈砚眼中顿时迸发出一抹狂喜。

    郑秉文听到这话,心中总算是长舒一口气,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态。

    其余几个工匠纷纷探头看来,对那灰白色的物料充满好奇。

    赵长林也走了过来,脸上满是新奇,“咦,老赵我烧了十几年窑,可从没见过您这物料。”

    沈砚没有说话,眼中满是狂喜。

    这东西,可是能改变整个时代的产物!

    他转过身,看向郑秉文及其身后的两名工匠。

    “郑师傅,从明天开始,你们三人就负责烧制水泥,越多越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