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 第一卷 第164章 唐老大人的小课堂

第一卷 第164章 唐老大人的小课堂

    “不管是不是张道士勾结粮铺,这些粮食都是各地被抢的救命粮,粮食找到了,官府该还给各村百姓!”

    柳飘红捏着嗓子说道。

    “还我们粮食!”

    这句话戳中了百姓的痛点,原本犹豫的人群再次沸腾。

    春荒时节没了粮食充饥,老百姓只能卖儿卖女。

    况且,这些粮食本来就该是他们的。

    “赵大人要是真为百姓着想,就把粮食分了还给我们!”

    四周呼声越来越高。

    百姓畏惧豪强和官府不假,可更怕饿死。

    赵运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老百姓的怒火一旦再次爆发,就算有豪强支持,也可能激起民变。

    真逼急了。

    泥腿子什么都做得出来。

    朝廷无力管辖四方,却有能力处理发生在北地各种矛盾。

    原因无他。

    北地凉州是朝廷的西北屏障,更是近邻皇城的边陲重地。

    哪里都能乱。

    唯独凉州乱不得。

    “爹,不能分粮啊!”

    赵文昌拉了拉赵运来的衣袖,赵运来狠狠瞪了他一眼。

    暗骂儿子愚蠢。

    现在不分粮,百姓们肯定会抢。

    不仅粮食保不住,他们父子的性命都可能不保。

    权衡利弊,赵运来很快做出了决定。

    朝廷和官府可以容许凉州盗匪横行。

    却绝不会允许出现乱民,流寇,乃至是叛军。

    若非如何。

    赵运来也不用煞费苦心地派人假扮阴兵抢粮。

    纵然要盘剥民脂民膏,也要先套上一层假面具。

    明目张胆地抢,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各位乡亲父老莫要吵闹,大家的苦,本县都看在眼里,这些粮食既然是抢来的赃粮,自然该还给大家。”

    说罢,赵运来当场下令把粮铺里的粮食全部运到县衙门口,按人头分给百姓。

    百姓们听到这话,情绪总算是稳定了一些。

    赵运来脸上挂着安抚百姓的笑容,肚子早就气冒烟了。

    发誓找出幕后捣乱的黑手,将他千刀万剐!

    张道士突然反水,人群中那些唱反调的声音。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指向一件事情。

    有人洞悉了真相,偷偷地从中作梗。

    为今之计只要稳住局面,避免出现民变。

    只要他还是县令,还是古县的“百里侯”。

    以后有的是机会,把这些损失加倍赚回来。

    见赵运来当断则断地组织人手分粮,曹德倍加警惕。

    和汪有道比起来,赵运来才是真正的老奸巨猾。

    关键时刻能屈能伸,用部分粮食平息民愤,顺便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阿德,现在怎么办?”

    柳飘红凑过来问道。

    “先看着他们分粮,确保百姓都能拿到粮食,总有一天能彻底扳倒他们。”

    官府与豪强勾结作恶,百姓们受苦受难,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出来,还有人敢反抗,就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认清对手,也是成大事必备的素养之一。

    百姓们排着队,一个个领走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

    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走吧。”

    赵家父子不会善罢甘休,曹德得尽快做好准备,应对他们接下来的报复。

    柳飘红点了点头,两人悄悄退出人群。

    当场杀张道长灭口,赵运来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这种人的心肠比蛇蝎还毒。

    秦川是第二个会反水的知情人,对于赵家父子属于天大的隐患。

    张道长能死。

    衙门又岂能放过秦川夫妇!

    离开县城来到城郊,得知自己和妻子命悬一线,秦川脸色惨白,磕磕巴巴道:“那……那我们能去哪里避难?”

    “去我们青石村。”

    “会不会给你们惹麻烦?”

    秦川面色犹豫,担心拖累曹德。

    “赵运来很快就会派人追查你们夫妇的下落,再晚一步,咱们谁也走不了。”

    想了想,曹德又问牛勇伤势要不要紧。

    “没事了,不耽误跑路。”

    “秦大夫,走吧。”

    曹德若有所指地看向县城。

    秦川咬了咬牙,不加犹豫道:“好,我们跟你走!”

    随后,五人迅速朝白河县反向走。

    一路夜行,隔天中午终于回到青石村。

    村口,柳飘红带着牛勇告别曹德,抄近道返回山寨。

    曹德喊来大儿子曹忠,将秦川夫妇安置在村东头的空屋。

    又让人给他们准备各种生活用品。

    刚把人安顿好,曹忠说起唐清晏有请。

    曹德走的第二天,唐老大人就回来了。

    派人让曹德立刻去唐府一趟。

    ……

    唐府书房,唐清晏老神在在地翻看书籍。

    “坐吧。”

    “谢老大人。”

    曹德拱手行礼,姿态恭敬。

    唐清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淡道:“你想保青石村百姓,心思是好的,但做事太孟浪了,董光耀纵然该死该打,也轮不到你一介白身动手。”

    曹德心中一动,知道这是敲打,连忙道:“老大人教训的是,晚辈做事欠考虑,给您添麻烦了。”

    唐清晏放下茶杯。

    若不是宝贝女儿多次替曹德说好话,唐清晏不会和曹德多说一句。

    “你不是欠考虑,而是过于逞匹夫之勇,须知朝廷自有法度,有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的。”

    “罢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注意就是。”

    唐清晏随即开始给曹德上课。

    董光耀作恶多端死不足惜。

    曹德错就错在,第一步棋就下错了。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收拾官宦子弟,也有专用的套路。

    倘若曹德带领青石村百姓,出具一封联名信,将死者李氏说成是孝女,这件案子无人敢包庇。

    “孝女?这是为何?”

    曹德虚心问道。

    唐清晏淡淡道:“你啊,有时间应该多读书,历朝历代,哪个不是以孝治天下,任何案子一旦和孝字沾边,都是不容忽视的大案。”

    知道曹德是个什么人,又想到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唐清晏耐着性子给曹德上了一堂孝课。

    先不说逼死孝女该当何罪。

    子女对父母但凡有一丝不敬,都会被杖八十,流放一千里。

    若是父母状告孩子不孝。

    轻则收押,重则砍头。

    董光耀凌辱孝女李氏,逼得李氏悬梁自尽。

    别说他爹是四品京官。

    三品,二品大员家的公子,恐怕也难以脱身。

    案子也将从县衙,府衙,直接升格为提刑司的审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