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荆州,荆州! > 第一百一十七章:守护星火

第一百一十七章:守护星火

    吉普车在夜幕笼罩的上海街道上疾驰,轮胎摩擦着湿漉漉的路面,发出刺耳的声音。谢文渊紧抿着唇,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窗外飞速倒退的街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市府招待所——那座承载着新中国建设希望的知识殿堂,此刻正被无形的威胁所笼罩。

    “再快一点!”谢文渊的声音低沉而急促。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配枪的枪套,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著绝对的清醒。敌人这一手“声东击西”玩得极其狠辣,若非“银狐”的情报和及时的信号追踪,后果不堪设想。

    车还未停稳,谢文渊便推开车门跳了下去。招待所外围已经被先期到达的部队和公安人员封锁,探照灯的光柱划破夜空,气氛肃杀。社会部的李同志快步迎了上来,脸色凝重。

    “司令员,招待所内部已经完成初步排查,暂时没有发现爆炸物。所有专家和民主人士都已被安排在相对安全的房间,加强了警卫。但是……”李同志顿了顿,指向招待所主楼对面一栋稍矮的商业楼,“那个高频信号源最后定位,就在那栋楼的顶层附近,范围无法再缩小。我们的人正在逐层搜查,但需要时间。”

    谢文渊抬头望向那栋黑黢黢的商业楼,它像一头沉默的怪兽,窥视着近在咫尺的“猎物”。狙击手?观察点?还是另有玄机?

    “不能等!”谢文渊果断下令,“一,立刻疏散招待所对面楼层可能被狙击火力覆盖的房间人员,让专家们转移到背向的、有坚固墙体遮蔽的房间。二,调两个神枪手小组,占据招待所制高点,严密监控对面楼顶和窗户,发现可疑目标,在确保专家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果断处置。三,搜查队加快速度,重点检查顶层水箱、通风管道、闲置房间,任何角落都不能放过!”

    命令被迅速执行。战士们的身影在灯光下快速移动,脚步声、低沉的命令声、对讲机的电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战前特有的紧张节奏。谢文渊在李同志的陪同下,快步走进招待所。大厅里,几位被惊动的老专家正披着外套,在工作人员的安抚下,脸上带着困惑与些许不安。

    “各位先生,受惊了。”谢文渊走上前,语气沉稳而充满敬意,“为确保万无一失,需要大家暂时配合我们,转移到更安全的房间。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保障大家的安全。”他的镇定和诚恳,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专家们的情绪。

    就在这时,对面商业楼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清脆枪响!紧接着,招待所三楼一个窗户的玻璃应声而碎!

    “狙击手!”楼下警戒的战士发出惊呼。

    几乎在枪响的同时,占据招待所楼顶制高点的我军神枪手也开火了!“砰!砰!”两声节奏分明的点射还击。

    谢文渊心头一紧,立刻示意工作人员掩护专家们快速撤离大厅。他透过破损的窗户朝对面望去,只见对面楼顶一个黑影晃动了一下,似乎被击中,随即消失在黑暗中。

    “报告!对面狙击手被击中,是否追击?”对讲机里传来楼顶小组的请示。

    “不要贸然追击!防止调虎离山!守住制高点,继续监视!”谢文渊冷静地命令。他怀疑,这个狙击手可能也只是吸引注意力的棋子。

    果然,几乎在枪声平息的同时,搜查商业楼的队伍传来了紧急报告:“司令员!在顶层一个废弃的储物间里,发现了一套简易无线电发射装置,还在工作!旁边……还有一捆用油布包裹的炸药,引信已经启动,倒计时只剩下三分钟!”

    炸药!敌人真正的杀招在这里!他们利用狙击手制造混乱和吸引兵力,真正的目的是用炸药造成大规模破坏,甚至可能意图引发火灾,波及招待所!

    “拆弹组!立刻上去!其他人掩护疏散整栋楼的人员!”谢文渊的声音依旧稳定,但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三分钟,生死时速!

    训练有素的工兵拆弹组带着工具冲向顶层。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谢文渊站在招待所门口,目光紧紧盯着对面商业楼的出口,等待着结果。

    两分五十秒……两分五十五秒……三分整!

    对面楼里没有传来爆炸声。片刻后,对讲机里传来拆弹组长略带喘息却充满喜悦的声音:“报告!炸药引信成功拆除!装置安全!”

    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谢文渊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他走到被抓获的那个试图引爆炸药的敌特分子面前。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却充满了绝望和一丝疯狂。

    “为什么这么做?”谢文渊沉声问道。

    年轻人抬起头,惨然一笑:“为了……党国的事业。”

    “你们的目标是谁?‘烛龙’在哪里?”李同志厉声追问。

    年轻人却低下头,不再说话,显然受过严格的反审讯训练。

    初步审讯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狙击手在受伤后逃离,未能抓获。现场发现的无线电装置和炸药,来源追查需要时间。

    回到临时指挥部,已是凌晨。谢文渊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敌人在暗处的疯狂和无所不用其极,让他感到沉重的压力。这次虽然成功守护了“星火”,挫败了“断闸”行动,但“烛龙”依然隐匿在黑暗中,像一条毒蛇,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袭击。

    他拿起那份从咖啡馆西装男子身上搜出的勃朗宁手枪,仔细端详着。枪柄上有一个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刻痕,像是一个特殊的符号。这会是线索吗?

    “通知技术部门,重点检测这支枪上的所有痕迹,包括这个符号。同时,加强对所有近期入境人员、以及能接触到无线电和****的特殊行业人员的排查。”谢文渊对李同志吩咐道,“‘烛龙’这次损失不小,他一定会想办法补充人手或者获取新的资源,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李同志点头记下。

    窗外,天色微熹。上海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再次迎来了黎明。但谢文渊知道,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斗争远未结束。他必须用更快的速度,更缜密的思维,将深藏的“烛龙”揪出来,才能真正守护这片刚刚迎来新生的土地,守护这些承载着国家未来希望的“星火”。

    他拿起笔,在值班日志上郑重地写下:“十一月XX日,‘断闸’行动挫败,击伤敌狙击手一名,擒获爆破手一名,拆除炸药一包,专家团队安然无恙。然,‘烛龙’在逃,威胁未除。斗争将继续。”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如同这个时代前进道路上,必须被清除的杂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