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你一个武夫,懂得什么治水?懂得什么漕运?
懂得什么安抚灾民?你分明是想借机脱身,甚至可能借此机会中饱私囊!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此人胡言!”
不少官员也纷纷摇头,认为秦牧是病急乱投医,或者是想以此换取脱罪。
然而,秦牧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质疑声小了下去。
“陛下,臣确非水利大家,亦非漕运专才。”秦牧坦然承认。
“然,治水如治军,其理相通!
皆需明晰情况、统筹规划、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臣在北境,于黑山村,曾主持修建水利,引流灌溉,开垦荒地,略有心得。
更重要的是,臣深知,大灾之下,最忌政出多门、效率低下、贪腐横行!
臣请旨,并非要越俎代庖,取代漕督,而是请陛下授予臣‘钦差巡察’之权,持天子剑,巡按江南!”
他目光扫过那些面露疑色的官员,最终回到皇帝身上:
“臣此去,一为监督赈灾钱粮发放,确保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能用到灾民身上!
严查趁灾贪墨、哄抬物价之蠹虫!
二为协调地方官府,统一调度,避免推诿扯皮,提高救灾效率!
三为考察水患根源,是堤坝质量不堪,还是选址有误,或是其他缘由?查明之后,方可对症下药,根治水患!”
“臣不需要懂得如何具体修筑堤坝。
但臣懂得如何用人,如何监督,如何确保政令畅通,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朝廷的恩泽,送达灾民手中!
此,正是当前江南最需要,却也最缺乏的!”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直指灾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官僚体系的低效和腐败!
他不是去代替技术官员,而是去充当一个强有力的“监管者”和“协调者”,确保整个救灾体系能够高效、廉洁地运转!
这完全是从管理学和执行力角度提出的方案,超越了这个时代通常就事论事的救灾思路!
太子南宫景焱眼中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他立刻出列,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微颤:
“父皇!儿臣以为,秦牧此议,高屋建瓴,切中要害!
江南如今最需要的,正是一位如秦牧这般,不惧权贵、铁面无私、且极具统筹之能的干吏前往坐镇!
儿臣愿以太子之位,力保秦牧!”
老皇帝南宫朔看着台下慷慨陈词的秦牧,又看了看一脸决然的太子。
再想到那糜烂的江南局势和嗷嗷待哺的百万灾民,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他需要有人能去打破江南可能存在的官官相护、效率低下的局面,需要有人能确保赈灾钱粮不被层层盘剥。
秦牧的背景干净(与江南各方势力无涉),能力出众(黑山村的成绩有目共睹),手段果决(北境之事可见一斑),而且……
他此刻正需要戴罪立功(至少在皇帝看来,被告和救灾并行,本身就有此意),似乎确实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至于永昌侯的案子……
皇帝的目光冷冷扫过跪在地上、脸色惨白的冯骥。
“江南水患,关乎国本,确需能臣干吏前往。”
老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秦牧。”
“臣在!”
“朕,准你所奏!”皇帝沉声道。
“着,云麾侯秦牧,卸去北庭副都护之职,加授钦差巡察使,赐天子剑,节制江南道相关官员,协助漕督,全权督办赈灾、治水事宜!
务必给朕,安抚灾民,疏通漕运,查明水患缘由!”
“臣,领旨!谢陛下信任!必竭尽全力,以报君恩!”
秦牧重重叩首。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破局的唯一机会。
他不仅要在江南救灾,还要借此机会,巩固太子的地位,并……寻找可能存在的、与朝中敌人相关的线索(例如,临渊府新仓的质量问题,是否会牵扯到工部,乃至与永昌侯、三皇子有关?)。
“至于永昌侯冯骥,”皇帝的目光如同冰刃。
“构陷边将之事,证据确凿,着削去侯爵,圈禁府中,其党羽,交由三司会审!待江南事毕,再行最终论处!”
暂时压制,而非彻底解决。皇帝依然在平衡。
“退朝!”皇帝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百官。
秦牧站起身,与太子南宫景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决绝。
新的危机(江南水患漕粮尽毁)与旧的阴谋(永昌侯构陷)交织在一起,将秦牧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同样充满挑战的舞台。
他将离开熟悉的军队和边境,踏入帝国最富庶也最复杂的江南官场。
他的现代管理思维和执行力,将在这片水乡泽国,迎接前所未有的考验。
而他的成长与适应,也将从军事、政治,扩展到更广阔的民生经济领域。
时间紧迫,秦牧没有任何耽搁,立刻在太子安排下,与章山、冷月汇合。他需要组建一个精干团队,不仅要包括“獠牙”的护卫,可能还需要招募一些懂得水利、算学、刑名的专业人才。
“江南……”秦牧望向南方,目光深邃。
“让我去看看,那片温柔水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暗流汹涌。”
朝会散去,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京城。
云麾侯秦牧,那个刚刚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的年轻将领,转眼间又被赋予了钦差重任,持天子剑,南下督办赈灾!
这戏剧性的转折让无数人瞠目结舌,也让各方势力心思浮动。
太子东宫内,南宫景焱紧握着秦牧的手,语气凝重:
“秦卿,江南水患,看似天灾,恐亦有人祸!
临渊府新仓如此不堪一击,绝非偶然!
此去凶险,不比北境战场逊色,那里是另一片泥沼,官场盘根错节,利益纠缠不清。
你务必小心!”
“殿下放心。”秦牧目光沉静。
“臣明白。水患要治,蠹虫也要揪。臣会借赈灾之机,查明真相。
只是京城这边,永昌侯虽被圈禁,其党羽未清,殿下还需多加防范,尤其是……三皇子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