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大化无形,而生三界;真空妙有,乃现十方。江湖浩浩,不过一念风波;天地昭昭,终归万法心印。今述寒江公案,非为怪力乱神,实欲借星月之光,照破千年暗室;以鳞羽之迹,参详究竟真实。
第一回寒江钓道
永和七年霜降,楚州地界忽现天地异相——寒江凝脂,暮霡结璘。有蓑笠老叟独坐孤舟,竿垂非丝非纶,乃因果之线;钩悬非曲非直,乃造化之机。忽见金鳞破水,吐纳成偈:“公钓者谁?钓竿者谁?”叟笑指江心月影:“子见钩刃之危,可见持竿者亦在天地钓中?”语毕波平如镜,竟照见三十年前琅琊血案:紫霄真人以王氏全族为祭,欲破天门窥天道,反被因果丝缠作茧中蝶。
是夜北邙山鬼哭,书生裴云瑾避雨荒寺。见尺余白鼠人立作揖,衔来半截红烛——此非寻常烛火,乃王氏先祖以忠孝心炼就的“破暗灯”。焰起时,照见薛灵芸真身:原是天池水精,为补天道裂隙,借王氏女胎胞降世。鼠精爪叩地砖,现《水镜玄章》三卷,字迹浮空如星斗排列,方知此书非修道法门,实为勘破虚实之宇宙图录。
第二回墨池证伪
裴生赁居墨池坊,每夜子时闻金杵捣衣声。泼皮李七窥窗,见素衣女子以云锦化鲤,梅枝作骨——此乃紫霄真人布下的“窥天傀儡阵”。及至端阳宴,道人发难指裴生袖藏妖气,薛灵芸忽振琵琶破局:“真人可算得自身傀儡丝,缠着几重虚妄?”弦响处,乌鸦符纸尽化青烟,现出道人窃取的三百修士道果。
裴生夜读玄章,见“逆鳞篇”字迹游走如龙蛇。忽闻薛女踏月而来,解罗袜示赤痣:“此非并蒂莲,实为天道契约之印。”二人痣光相映时,墨池水沸,现出九头鼍龙驮碑真相——原是混沌初开时,清浊二气纠缠所化的“无明之相”。
第三回血痣溯因
紫霄真人夜袭墨池坊,祭出炼魂幡困住白鼠精。裴生以指血书破煞咒,道人狞笑:“尔等不过天道棋局中蚍蜉!”忽见寒江钓叟执竿而来,丝纶化作光阴索:“可知三十年前,尔窃取王氏血脉时,已成局中子?”竿起处,道人肉身崩裂,三魂欲遁,却被薛灵芸琵琶弦缚作灯芯——此正是“以妄破妄”之机:道人毕生追求的窥天术,反成照见真如的灯烛。
渊主现出本相,方明此局关乎三界平衡。当年王氏祖先曾以血脉封印鼍龙,今封印将破,需清浊二气化身共补天道。裴生抚颈后朱砂痣,恍然顿悟:自己实为道祖历劫时遗落的一念清明,薛女则是混沌中孕育的至善水精。所谓琅琊血案,不过是阴阳轮转的必然之数。
第四回逆鳞破妄
颍川城上空,九头鼍龙掀翻云涛。裴生踏罡步诵咒,逆鳞篇化金索贯入龙脊——此非镇妖,实为梳理清浊二气。薛灵芸散尽修为,以水精魄重铸天道契约,鳞甲剥落时轻笑:“野雀击水三千里,方知大鹏乘风起。”原来了却因果之法,不在诛灭而在化育;补全天道之要,非关术法而在心印。
黎明破晓,裴生独坐孤舟。见金鳞衔珠而来,内蕴双痣交融之光,方悟薛女以魂续其阳寿的真意:非为情痴,实乃清浊二气终归太极本原。忽闻琵琶声咽,薛灵芸立烟波中浅笑:“游鱼江湖阔,不及雀归檐下微。”檐角白鼠已修得人身,捧红梅作揖——当年衔烛照暗,今朝梅报春机。
尾声
三年后,新科状元裴云瑾辞官归江。钓叟歌曰:“天地为炉炼真如,鳞羽原同太极图。莫问云衢千万里,方寸光明即道枢。”玄章字迹渐化青烟,方知最高法门从来不在文字。寒江月下,但见素衣女子与书生对弈,棋局间星斗流转——原是阴阳二气在方寸间演绎大千造化。
道枢评
是书以寒江垂钓开篇,直指“钓者被钓”的终极之问;墨池诡影照见“真实虚妄”的辩证玄机。较诸旧本,有三重升华:化复仇因果为天道补全,转儿女私情为道侣共修,升术法争斗为虚实之辩。尤以“纸偶窥天”喻认知障,“鼍龙驮碑”载混沌初,已臻“小说载道”化境。须知奇谭易撰,玄理难融,此篇可谓以寓言诠真常,藉志怪演太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