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 第一卷 第57章 实力是根本!

第一卷 第57章 实力是根本!

    “所以,”夏华总结道,“你我都是史阁部的人,史阁部在朝堂上需要甚至依赖钱谦益相助,我们自然不能跟钱家的人发生矛盾,反之,还要巴结讨好,就算被对方蹬鼻子上脸了,也得笑脸相迎、唾面自干,是吧?”

    史德威轻轻地点头:“没错。”

    夏华笑了,他往后仰去,倚靠在椅背上摆了个舒适和随意的姿势:“龙江兄,古往今来,很多事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比如说...削藩。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地方藩王强大失控,从汉朝到我大明朝,皇帝和藩王的矛盾从未停止过,汉时因此而爆发了七国之乱,强如汉武帝也要费尽心思、慎之又慎地实施‘推恩令’这一阳谋间接慢慢地削弱、打击藩王;

    再说我大明朝,建文帝因为削藩而丢了龙椅,成祖皇帝通过持续三年的靖难之役夺得了皇位,啧啧,双方打得是天昏地暗、尸山血海呀!何其之惨烈!然而,然而,”夏华凝视着史德威,加重语气,

    “并不是每个朝代在这件事上都搞得这么惨烈的,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一举夺权,他接下来一口气罢免了六十一位宗室藩王的爵位,没错,一口气,没有什么渐进缓图,没有什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没有什么阴谋阳谋,足足六十一个王,如此犯下了公愤众怒的事,却没有激起一丝波澜,众王个个温顺如羊地接受了削藩。”

    “为什么?”夏华的眼神变得凌厉了起来,“汉景帝、汉武帝、建文帝等皇帝做得那么大费周章的事,李世民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刀斩乱麻毫不拖泥带水?”他猛地提高声音,“因为实力!”

    史德威心神一震,他有点发呆地看着气势焕然的夏华。

    “在碾压一切、占有绝对优势的实力前,再怎么机关算尽、天衣无缝的权术谋略,都像纸糊的盔甲一样一捅就破,不堪一击!都像笑话!”夏华语气冰寒地道,“所以,与其挖空心思跟朝堂上的那些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还不如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壮大我们的实力这件根本的大事上!

    龙江兄,史阁部之所以如此处境艰难,做事如履薄冰,不就是因为他实力不足吗?如果他麾下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军队,哪怕他在朝堂上真的是形单影只一个人,也没人敢对他有一丝一毫的违逆,马士英、阮大铖、钱谦益之流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江北四镇的军头们敢对他阳奉阴违?就算是皇帝,也得对他客客气气、毕恭毕敬!”

    史德威完全呆住了。

    夏华拥有“超越历史的知识和见识”,所以,他在大局上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从而具有一种“俯视众生”的超凡心理,太多太多的事,别人是当局者迷,他是旁观者清。大一统的大明朝灭亡了,南明成立了,后世人都知道南明压根就不算一个朝代,只是明朝宗室在南方成立的一系列政权的统称,一直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一直在挨打,只苟延残喘了十八年。

    但南明朝廷的那帮人可不知道这些,他们也完全不认为南明很快就会完蛋,他们自以为南明进可平定流寇、驱除鞑虏、恢复大明,退可坐拥南方的半壁江山,成为南宋第二,所以,明明处于朝不保夕之中,他们却以为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了,所以天天争权夺利搞党争搞内斗。

    作为一个局内人兼局外人,夏华看着南明的这一幕幕只想发笑:一群不知死活的蠢东西!

    夏华以前是“地方野生势力”的头子,跟朝廷隔得太远,但现在,他已是史可法的嫡系部下,自然不可避免地开始扯上朝廷中的那些破事了,但他对此毫无兴趣。

    有心人都看得出来,夏华做事好像都是“只顾眼下,不管长远”,他在扬州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一门心思地练兵强军,完全不搞发展流的种田发育,他去南京就是走个过场,拿到官帽就走人了,没有趁机结交南京的达官贵人,在赚钱这件事上,他就当初卖了几天的肥皂香皂,然后就没了,天天坐吃山空,为什么?

    因为他很清楚,半年后,扬州就要迎来满清大军,搞不好会被破城屠城,他种田发育啥?

    因为他很清楚,近一年后,南京就会被清军攻陷,连弘光帝都成了俘虏,那些达官贵人到时候都是清军屠刀下的猪狗,他结交啥?对钱谦益的儿子钱孙爱,他想骂就骂,巴结讨好个屁,谁招惹他,他当面就回击。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既然根本没有“他日”,还要留一线干嘛?如果是太平时期,夏华肯定要小心翼翼地玩官场上的权谋游戏,至于现在?滚!

    史德威完全是局内人,当然做不到夏华这么不管不顾,他要考虑以后,所以做事会谨小慎微、束手束脚,但他不知道,他考虑的“以后”压根就不存在。

    虽然夏华的这番话里有不少“大逆不道”的地方,但确是鞭辟入里,有好几句还说进了史德威的心坎里,加上史德威和夏华是一家人,所以史德威没有反驳夏华,而是陷入了沉默,许久后,他唏嘘道:“夏兄弟,你方才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壮大实力没那么容易的,需要钱粮,而钱粮是被朝廷掌握在手里的,你不知道,史阁部为了申请钱粮,可谓求爷爷告奶奶...”

    夏华轻轻一笑:“龙江兄,你的督标营现有多少兵马?”

    史德威回答道:“一千多,并且军械、盔甲、粮草、马匹等物都很不足或已陈旧破损了。”史可法渡江带的一千多名军士基本上就是史德威统领的督标营。

    夏华悠悠地道:“龙江兄,咱们可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吧,我送你二十万两银子外加五百匹马,怎么样?”

    “什么?”史德威大吃一惊、腾地站起,“夏兄弟,你此话...当真?”

    “我骗你干嘛?”夏华说得轻描淡写,“等会儿你走的时候就带上银子和马匹吧,好好整顿、扩充、建设你的督标营。”

    史德威思潮翻涌、目不转睛地看着夏华,深感难以置信:“夏兄弟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山人自有妙计。”夏华呵呵一笑,“你别管我的钱是怎么来的,我分你一部分,你就放心大胆地花呗!我的镇团练和你的督标营都是史阁部的嫡系部队,你好我好,史阁部才好,不是吗?”

    “好,好!”史德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就知道,史阁部慧眼识人,夏兄弟你能得到他那么青睐和器重,必有非凡之处!史阁部麾下能有你,真是幸甚至哉!我史德威能有你这个兄弟,真是三生有幸!”

    夏华哈哈一笑,也起身,他伸手拍了拍史德威的肩膀:“龙江兄,说一千道一万,打铁必须自身硬,实力是根本!你我把手里的督标营和镇团练搞得兵强马壮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史阁部在朝廷中的地位自会稳如泰山,马士英的首辅位置早晚是史阁部的,到时候,大明朝还怕不会转危为安?”

    “说得对!说得极是!”史德威心头炽热,早知夏华这么有钱,他还愁什么?

    心头阴霾一扫而空的史德威和夏华越谈越投机,原本已经没什么吃饭胃口的他重新胃口大开,其他人也都重新入席,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这顿饭,饭后,史德威写了一封信讲明了夏华和钱孙爱发生矛盾的经过及缘由,并坚定不移地站在夏华这边,派人立刻骑马前往南京送交给史可法,接着,他热情地邀请夏华与他一起前往府衙结识跟他一起从南京来的众官吏。

    夏华欣然相从,他想在半年后的扬州之战中守住扬州,这件大事单靠他和他的团练肯定是不行的,需要越多越好的战友。

    两人带着各自的随从,意气风发地前往府城,入城,径往府衙。

    史德威是个正直的军人,最恨的就是吃空饷、喝兵血,所以,他把史可法努力给他争取到的朝廷的钱粮一文一粒不少地都用在了他的督标营上,即便因为钱粮不够所以不能让全营武装整齐,拉出一二百顶盔披甲、精神饱满的军士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夏华,就更不用说了,带出来的亲卫个个龙精虎猛。

    一行人骑马列队缓行在扬州城大街上,金属碰撞声响似雨点,铁盔铠甲明晃晃犹如鱼鳞,长枪、腰刀犹如一片树林,枪头密密地反射着太阳光点,既威风凛凛又军纪严明,与民秋毫无犯,所到之处,扬州城居民们又惊又喜,欢呼声、喝彩声连连。

    “哎呀!太好了!史阁部的兵马来我们扬州了!”

    “这下扬州可就真的太平了!再也不怕外地的乱军贼兵了!”

    “你们快看!那不是夏英雄吗?”

    “还真是!哈哈,我以前还跟他买过肥皂呢,他当初就是在那个路口摆摊的...”

    “我的天哟!快闭嘴吧你!人夏英雄现可是皇上敕封的正三品的镇团练总兵官!你还敢提他以前摆摊的事?”...

    骑着史可法送的火云飞,夏华看着眼前满城繁华、人口摩肩擦踵的扬州,他心里没有“莫欺少年穷”的志得意满,只有一种沉重如山的神圣使命:保住这座城市,不要让它化为人间地狱和残垣断壁,保住眼前这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不要让他们在清军的马蹄屠刀下绝望等死。

    路边的人群里,一双充满极度的羡慕、嫉妒、不甘的眼睛在死死地看着夏华,“我难道比他差吗?他能做到的事,我当然也能做到!”眼睛的主人、杨玉智咬牙暗想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