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 第424章 下山各自安置

第424章 下山各自安置

    “小蓝,你带着安安去家里吃早饭,我跟晓云帮你收拾。”

    “大嫂,晓云,你们真早。”林蓝打了个哈欠,得知山下无事,松弛下来,一觉便睡到了自然醒。

    “其他人更早,说不定都收拾好了呢。”

    可不,村里兵兵乓乓的,却井然有序,连孩子都帮着做事,忘了玩闹。

    “安安,看来全村只有咱娘俩起得最晚。”

    安安睡饱了,一逗就笑。

    “快去吧,饭菜在锅里温着呢。”

    “行,那麻烦你们了。”

    “我们保证一件不落,连线头都给你带回去。”话未落音,许氏已经收拾起来。

    到老张家的时候,除了吃饭的家伙事,其它都已经收拾好。

    张千山等人进进出出的搬东西。

    “舅母,你们可真够积极的。”

    “人老了,睡不着,就起得早些。”

    “我二嫂呢?”

    “回娘家帮忙去了。”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照亮了林子的嫩绿,林子一扫之前的萧条,重新焕发生机。

    村长站在最高处,敲了敲锅盖,叮叮当当的。

    “都收拾好了没?”

    “都收拾好了,村长。”村民们的回应声在山谷回荡着。

    “走,咱回家!”

    等人全部走出寨子,村长郑重锁上大门。

    “等庄稼熟了,咱们再上山来收割。”

    “走,下山啰!”

    周家村村民跟李家村村民也分别下山。

    如今山下太平,他们也该回自己村子了。

    “诸位,以后有空来我们村坐坐,别的不说,粗茶淡饭还是有的。”

    “好,有空了,一准去叨扰。”

    蜗居山里这段时间,几个村子建立起深厚友谊,那可是患难的情谊,能记一辈子那种。

    林蓝家两头牛都拉得满满的,野牛跟她们生活了一段时间,温顺了不少。

    村民边走边聊,“我发现咱们的东西比上山的时候更多?”

    “你没说错,这个冬天,咱们可从山里薅了不少好东西,可不就比之前还多。”

    “林蓝,你以后还能带我们上山吗?”有人舍不得山上的好东西,还缠着林蓝。

    “不能,下了山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会经常上山。”

    “你行了,做人别太贪心,人家帮我们活命,咱们该知足。”

    “我就是那么一说罢了,怼我干啥?”

    一行人浩浩荡荡下了山。

    只是,山下已是一片废墟,依稀能瞧见昔日村子的轮廓。

    原住址北边,一些生面孔正在忙活,个个面黄肌瘦的。

    见了他们,忙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你们是百花村村民吧?”

    “你们是……”

    “我等远地而来,县令大人仁慈,容我等在此安身。”

    村长点点头,“那你们自行安置吧,我们也得收拾。”

    看着对面村民,个个红光满面,大包小包的,流民的目光满是羡慕,“看来你们没什么损失。”

    村民昂起头,优越感十足,“那是,我们背靠大山,村里又有能人,动乱时,第一时间进了山,是以并没有遭受多大损失。”

    流民姿态放得很低,“我等初来乍到,日后还承蒙各位照应。”

    “好说好说。”村民接受良好。

    百花村本就是早些年逃难组成的,现在再来一些人,也没觉得有啥。

    各自安置不提。

    流民在村子北边建房子,跟原住民搁着一条水渠。

    张家人放下包袱,“小蓝啊,你们打算把房子建在哪?”

    “就原来的位置吧,大家伙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好,”周兰花忙指使着家里的男人,“老大老二,你们去砍树,老三呐,你去拿稻草。老头子 ,你来和泥。”

    “好!”

    一家子忙得团团转,各行其是。

    “我能干啥?”祁大夫觉得自己有点废。村里的男人们都忙,就他一个人无所事事。

    林蓝,“你?选一地建房子吧。”

    “我挨着你们住。”

    “行,以后上门也方便。”

    刘菲儿犹豫,“林蓝,我能挨着你们吗?”

    “随你。”

    刘家人走了过来,“菲儿,你还是回来住吧,咱们一家子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不了,我一个人挺好的。”刘菲儿神情淡然。

    在山上时,刚开始刘家人还向她示好。

    后来见她没吃的,都绕着她走,生怕她拖累了他们。

    索性她早已看开,也不觉得难受。

    那座靠她的工钱建的房子也被暴民夷平,两不相欠……挺好!

    “你还记恨着我们,……”

    刘菲儿转身就走,难道跟她扯,装睡的人自己不愿醒,没人能叫醒。

    都忙着搭建茅草屋,倒是没空对别人的事儿指手画脚。

    叶婶子母子选择将屋子建在老张家旁边。

    “婶子,有空的时候,你们可以去县里领物资,县里出了告示,流民可以凭户籍去县里领粮种,救济粮,并免三年赋税。”

    有流民好心跑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也是向他们示好。

    “好,等建好屋子我就去。”有了救济粮,她就能撑过去。

    有了粮种,就可以开荒,他们是真活下来了。

    流民都发自内心的欢喜。

    不出几日,百花村就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茅草屋。

    流民们都去县里领了粮,并粮种,选了没人的地开荒。

    流民安顿下来后,就忙着开荒。

    “这块好,听说村里修了水渠,以后不怕缺水。”

    “人家都羡慕咱们能分到百花村呢。”

    “可不,百花村可是最紧俏的地方,还是我跟县衙有几分交情,才能分到这里。”

    “以后咱们永远不必再逃难。”这话,不少人是哭着说的。

    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村民。

    地里的作物都被祸害了,他们得重新种上。

    钱老二一家找到林蓝,“东家,我们这就回庄子去。”

    李氏想着,如今一切又重新安定了下来,合约的事儿也该续上。

    “可以,约定从今天起效,你们有啥困难就说。”

    “还真有,这是我们列的单子,上面列着需要添置的物品,东家,你瞧瞧。”

    林蓝接过,都是些农具,还有需要修缮的地方。

    “好,你们先去修缮庄子,我立马让人去采买。”

    钱老二带着一家子回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一片荒芜,破败,地里的庄稼都被嚯嚯了,只剩下黄褐色的泥土。

    远处,只余下几堵墙矗立着。

    “真是造孽哦,好好的庄子变成了这副德行。”

    “行了,别抱怨了,又不止咱一家,整个陵州都这样。”

    “他爹,去吧,先补屋顶,咱们先安顿下来。”

    “嗯!”

    “轰隆隆”一声巨响在众人头顶炸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