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搁地里干活呢,被雷声惊了一大跳。
但反应过来后,都喜笑颜开的,“这是……要下雨了!?”
“老天爷呀,旱了两年,你终于舍得赐下甘霖了。”
“哗啦啦”雨点如豆,从万里高空砸下,地上晕开一朵朵水花。
百花村的村民还好,他们不缺水,见下了雨,纷纷找地避雨。
后安置的流民们,看着雨水,直接泣不成声。
“两年了,终于看见雨水了,不容易啊。”
“走啊,躲雨去,愣着干啥。”白花村的村民都冲到了磨坊里,那台石碾依旧,屋顶是新盖的稻草,很厚实。
后来的村民都没来,直觉体验被暴雨冲刷的滋味。
“你们先走,我们想感受感受被雨淋的滋味。”
“傻不傻?快进来,这会儿天气冷,淋病了可不是好玩的。”
“我们再临会儿,太久不见雨水,怪亲切的。”
积蓄了两年的雨水,一发便不可收拾,直接下了两天。
百花村的村民很开心,其他村亦然,有了雨水,就可以开始春种。
土地得到雨水的滋养,野菜会一茬茬往外冒,又可以缓解粮食的危机。
总之,只要有雨,他们就饿不死。
“下雨了,这场动乱也该终结了。”山上,黑衣男子看着底下一顶顶营帐,面色肃穆。
绵绵细雨隔绝了他的面庞,却隔不去他浑身的肃杀凛然之气。
“副统领,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再等等。”男子摸索着腰间的短剑,视线透过雨幕看向远方,“清水县的人什么时候会到?”
“估计中午会到。”
俊秀男子点点头,薄唇微抿,“知道了,到了通知我一声,我要去见一个人。”
……
老张家都在家里避雨,雨点冲刷着屋顶飒飒作响。
“还好咱们动作快,搭好了房子。要不,咱们都得被淋成落汤鸡。”
“这场雨来得真及时,眼看着要春种,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风调雨顺,盛世之兆啊!”祁大夫喃喃,他的声音很小,完全被雨声掩盖。
周兰花皱眉看着雨幕,“千山,你去你大姐他们村子看看,他们回来没?”
“嗯,是该去看看。”张千山带着斗篷,穿着蓑衣出了门。
周兰花脸上带着忧愁。
程家一直也没个消息,也不知是南下了,还是遭了难?
另一边,唐二牛也穿上雨具,回到了自己村。
他得去看看大哥他们回来没?是死是活?
只有林蓝望着雨幕沉思,也不知道徐永川他们到哪了?啥时候才能回来?
还有林白,也希望他能平安。
下雨并不耽误祁大夫活动,他躲着雨,来到了白家。
“大夫,你那药真好使,承安脸上的疤淡化了许多,假以时日,一定能全部去除。”白婆子喜气洋洋的。
“师傅出手,自然没得说。”
“菲儿,也谢谢你。”白婆子亲亲热热的拉着她的手,看向刘菲儿的目光炽热了些。
要不是刘菲儿,祁大夫会这么尽心才怪?
毕竟,祁大夫跟他们家又没什么交情。
刘菲儿回避着她的目光,“不用,大家乡里乡亲的,伸把手罢了,应该的。”
医治好白承安,她心里也可以松快些。
“菲儿,你觉得我家承安怎么样?”刘菲儿跟着祁大夫行医,以后也是有前程的,白婆子忍不住动了心思。
刘菲儿假装没听见,“婶子,我师傅在叫我,我得走了。”
“去吧,有空来家里坐啊。”
刘菲儿急匆匆走远,甚至跑到了祁大夫前头。
祁大夫人老成精,自然看穿了白婆子的心思,“丫头,你跟白家小子……”
“师傅,我跟你说实话吧,其实我之所以这么帮着他,主要是愧疚。”这些话憋在心里许久,可她也没个说知心话的人,都快憋疯了。
如今祁大夫问起,她忍不住倾述。
“愧疚啥嘛?难道他受伤是因为你?”
“并没有证据,但我总觉得跟我有一定的关系。”
接着,她把自己跟钱老三之间的纠葛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也许不一定呢。”
“我想了一圈,只有这种可能,要不,谁会对他一个文弱书生下手?”
“所以,我们都误会你了,你对白家小子没那个意思。”
“师傅,你何必拿我开涮,我是什么身份,人家什么身份,我们……不合适。”
“真想好了?”
“想好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学医。”以后有一技傍身,也能安身活命。
“也好。”
不多时,张千山又冒着大雨回来了。
“怎么样?你大姐他们可有回村?”
张千山摇头,“他们村都是安置的流民,我连几个原住民都没看见。”
“这么说,他们村是集体南下了?她怎么那么傻?你舅都知道咱们会进山,她咋就不知道往山上跑呢。”
张大柱声音幽幽,“你闺女在家啥地位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能轮得到她做主呀?”
“这可怎么办呐?”
“舅母,你别急,等剿灭了叛军,他们得了消息,一准会回乡的。”
“希望如此吧!哎”
自下了山,林蓝还跟着老张家搭伙吃饭,连同祁大夫一起。
许氏跟张晓云手艺见长,周兰花现在也不怎么管事,由着她们造。
林蓝觉得还算自在,便一直搭伙吃。
饭桌上,林蓝说,“大哥,麻烦你去镇上跑一趟,帮我订些农具,庄子上等着用呢。”
春回大地,一切又回到了正轨,春耕刻不容缓。
“好,我吃了饭就去。”
“表嫂,春种的时候说一声,我们都去帮忙。”张千水如今无事可干,便跟着家里人一起下田。
“行,不会忘记你们的。”
饭后,张千山又冒着大雨去了镇上定制农具。
“大哥,镇上的铺子开张了没?”
“开张了,但大部分都冷冷清清的,只有铁匠铺子跟粮油铺子生意还不错。”
“也对,民以食为天,粮油铺子什么时候都不会缺生意。农具也是眼下急需的,可不就忙吗。”
县里涌进大批流民,个个都得垦荒,加上土匪破坏,没几家不需要打造农具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之前一样。”许氏怀念之前在官道上开铺的日子。
“再等等吧,等过些日子,镇上会重新热闹起来。”
“等收拾好,我们又去官道上开铺子。”
“不急,现在时局还不稳,出行的人少,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