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征信与诚信 > 第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

第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

    2001年12月,深秋的凉意已浸透海市理工大学的校园。知晓哥站在宿舍阳台上,手中紧紧攥着刚收到的学生会竞选结果通知——他又一次落选了。这是大二开学以来的第三次挫败。楼下的银杏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嘲讽他的执着与“不识时务”。

    “知晓哥,别往心里去,学生会那地方,有时候看的不是能力。”室友王磊推门进来,递过一瓶冰镇可乐。

    知晓哥报以苦笑。他这个“知晓哥”的外号,正是源于他凡事总要辩个明白、求个是非分明的倔脾气。上学期,他因食堂菜价问题,独自撰写了三页详实的投诉信直呈后勤处,结果菜价分文未降,他反倒成了后勤老师眼中著名的“刺头”。

    “我不是难过,”他拧开可乐,气泡喷溅一手,“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认真想做事的人,反而没有机会。”

    “你呀,就是太较真。”王磊摇头,“上周班会上,你当众指出班长刘明统计的班级活动经费有误,让他下不来台,现在全班都知道班长算错钱了。”

    “可那确实错了啊!三百多块钱对不上,我能装作看不见吗?”

    “没人说你不能指出错误,但方法能不能委婉点?”王磊拍拍他的肩,“算了,不说这个。晚上系里有辩论赛选拔,你去不去?”

    “去!”知晓哥眼中闪过一丝倔强,“这次辩题是‘现代社会更需要直言不讳还是谨言慎行’,我可太有话要说了。”

    一、邂逅《糊涂学》

    下午在图书馆兼职整理书架时,一本破旧不堪的《糊涂学》从哲学区的顶层滑落,险些砸中他的头顶。他捡起书,泛黄的扉页上,一行褪色的钢笔字映入眼帘:“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成在糊涂。”

    他鬼使神差地翻开书页,目光被其中深刻的论述牢牢抓住:

    “不糊涂则难以在纷繁之世中保持宁静之心,

    不糊涂则难以在芸芸众生中保持超群脱凡之态,

    不糊涂则难以避明枪暗箭之伤害,

    不糊涂则难以尝人生之真快乐,

    不糊涂则难以成人生真正之大业。

    “糊涂虽难,但非不能。你等欲功成名就,还必须:吃天下人所不能吃之苦,受天下人所不能受之气,忍天下人所不能忍之事,吃苦而不谓苦,受气而不为怨,百忍而不动容,这样方能成天下人所不能成之功,立天下人所不能立之业。”

    两小时倏忽而过,闭馆铃声响起,他才如梦初醒。回宿舍的路上,书中那句“大智若愚,若愚非愚,非愚若愚,大功成焉!”反复在他脑海中回响。回想自己过往处处较真、事事争锋的行为,一阵羞愧感涌上心头。

    二、初试“糊涂”智慧

    宿舍里,另外两位室友陈鑫和李阳正为游戏攻略争论。见他回来,两人瞬间噤声——上月他们因深夜游戏喧哗吵醒知晓哥,双方大吵一架后,关系至今僵持。

    若在以往,知晓哥必会冷脸相对,径直洗漱。但此刻,他想起了《糊涂学》中的“以忍为上”。他深吸一口气,主动打破僵局:“你们在打《幻塔》的新副本?听说最终BOSS很难。”

    陈鑫和李阳惊讶地对视一眼。“是啊,卡在最后一关了。”陈鑫迟疑地回应。

    “我前几天看攻略,好像说需要用冰属性角色破盾,你们试试?”他放下书包,语气轻松得仿佛从未有过龃龉。

    短暂的沉默后,李阳笑了起来:“知晓哥你也玩游戏?快来帮我们看看阵容!”

    那晚,他第一次和室友们并肩熬夜“推副本”。虽然次日课堂哈欠连天,但他觉得值得——“以忍为上”这四个字,让他收获了比“正确”更宝贵的关系缓和。

    辩论赛选拔当天,他提前到场,看见班长刘明正与学生会干部交谈,对方见他进来,神色略显尴尬。

    “刘明,”知晓哥主动走上前,“上次班会的事,我态度不好。其实你一直很负责,那种小疏忽谁都难免。”

    刘明愣了一下,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容:“我也有责任,应该更仔细些。今天辩论加油!”

    这“宽容为怀”的效果之好,出乎意料。辩论社社长周倩走过来:“路知晓?你的初选论文逻辑很棒,但实战要灵活,切忌固执己见。”

    三、辩论场上的“假痴不癫”

    比赛开始,知晓哥持方为“现代社会更需要直言不讳”。对方一辩、学生会副**马强,开场便语带机锋:“直言不讳?就像某些同学四处挑刺,把校园氛围搞得乌烟瘴气吗?”矛头直指知晓哥前科。

    观众席传来窃笑。知晓哥血往上涌,几乎要立刻反驳,但手触到口袋里《糊涂学》的复印笔记,“假痴不癫”四字浮现心间。

    轮到他发言时,他微笑着起身:“对方辩友的例子很有趣。的确,未经雕琢的直言有时会带来伤害,如同未经打磨的钻石也会划伤手指。”他略作停顿,“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学习如何‘直言’——非是消灭直言,而是让直言更具智慧、更富建设性。”

    台下响起赞许的掌声。马强一时语塞。

    自由辩论时,对方二辩一位女生突然发难:“就像路知晓同学上次投诉食堂,除了给后勤老师添麻烦,可有什么实际成效?”

    全场目光聚焦于他。此刻,他想起“匿壮显弱”的策略,故意露出些许窘态:“感谢对方同学提及此事。的确,我最初的投诉方式非常不成熟。”他话锋一转,“但正是那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实际上,上周我已与后勤老师深入交流,他们承诺下学期将引入更多平价菜品选项。”

    此番转折引发全场低议。连评委席上的辅导员林老师也惊讶抬头——无人知晓他竟已默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最终,知晓哥所在团队以明显优势胜出。宣布结果时,马强脸色铁青地提前退场。周倩社长走过来紧握他的手:“精彩!尤其是最后的回应,堪称绝地反击。”

    赛后,林老师特意留下他:“你最近成熟了很多。下个月系里有个重要的校企合作项目需要学生代表,我推荐了你。”

    四、领悟与升华

    走在回宿舍的夜路上,他给家里打了电话。

    “妈,我好像学会了一门很重要的功课。”他对着话筒说,“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争个黑白分明,有时候,‘糊涂’一点,反而更好。”

    “哟?我们家‘知晓哥’终于开窍了?”母亲在电话那头笑起来,“你爸常说,做人要‘外圆内方’,原则放在心里,方法要灵活应变。”

    挂断电话,他想起《糊涂学》中的精髓:“糊涂不是目的,成事才是根本。”他豁然开朗,自己并未放弃内心原则,只是学会了更圆融、更有效的实现方式。

    宿舍楼下,遇见正要宵夜的刘明和王磊。“知晓哥!”王磊远远招呼,“陈鑫他们说打完这局就去吃火锅,一起啊!”

    “好,等我放书包!”他小跑着跟上。秋夜的风带着桂花甜香,拂过脸颊。他回味着辩论赛的胜利、林老师的赏识、与室友重修旧好的温暖——这一切转变,竟都始于那本偶然坠落的《糊涂学》。

    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知晓哥将《糊涂学》的核心内容认真抄录下来,反复诵读、思考,直至烂熟于心。这本书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塑造与处事策略,在他此后纷繁复杂的人生旅程中,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行为指引与智慧支撑。

    正所谓:《读〈糊涂学〉有怀》

    人生难得是糊涂,大智藏愚境界殊。

    忍字心头消块垒,宽容眼底化江湖。

    假痴可避锋芒险,显弱能赢友谊濡。

    莫道圆滑失本性,外圆内正方为谟。

    这段经历,是知晓哥从青涩莽撞走向成熟睿智的关键转折。他领悟到,真正的智慧,并非一味地锋芒毕露,而是在坚守内心方正品性的同时,懂得运用圆融和谐的方法来处事待人。《糊涂学》赋予他的,不是世故与妥协,而是一种更为高明、更有效率的坚持。这份“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将如同他之前汲取的《增广贤文》一样,融入血脉,成为他未来面对世界、实现理想的重要铠甲与利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