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镇南的意思很明确。
即便是要救民救人,林家自有林家自己的方式方法。
用不着秦兴尧来强行捆绑。
何况更陷林家于万人瞩目之境?
秦兴尧意图以江湖狂澜来压倒林家彻底倒向朝廷,依附朝廷以避祸。
林家不接受!
对于老父的决定,林青自然认同。
回转房中之后,他将那本先天罡气取出,认真参详。
这一门武学,无疑可称护体神功!
主张化气为罡,萦绕周身,抵御万法!
武者因修行武学不同,所成真气特性亦不相同。
真气护体功效,自然有高有低。
有人如金城汤池,便有人如潺潺流水。
前者护体之力自然强大,后者则或有柔劲而硬力不足。
先天罡气正可为此等武者解决疑难!
其所化罡气,如狂莽劲风,箭矢刀枪,拳脚武学,尽被罡气推拒!抵挡在外!
林青越看越喜,这一门武学,简直天然为他而造!
正因它能适配各类武者,不挑真气属性,而被军方选中。
如今林青细看下来,自己灵气未尝不可化为罡气!
因这一门武学,他父亲打过招呼,不能抄录,不可外传。
这几日时间之中,林青便就在家中苦练。
以至于满院都是风声。
竟比冬风都凛冽!
“好风!好风!”
李浩然在庭中踏罡步斗,大袖飘扬,仿佛仙鹤翩翩起舞!
风势疾,步则快,风势徐,步则缓,足踏地而不染尘,竟有飘飘之势!仿佛冯虚御风,将悬空而起!
李浩然沉醉于这风中正气,竟觉先天就在眼前!
天地之间,隐约有鹤鸣之声。
不久之后,风不止而鹤鸣声消。
李浩然停步驻足院中,眼中涌出喜色: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止步一流顶峰五年之久,下紫瑶山时,我不过才有六声鹤鸣,到了林家不过半月,竟然就已经再进一步……”
“林公子果然是我的先天道果!不,或许是我们白鹤观所有弟子的先天道果!”
“要是能拐上白鹤观的话……”
房中,林青沉浸在先天罡气的习练之中,自然不知他心中所想。
三日之后,小院之中,风声渐息。
林青含笑而出,寻到林镇南,将记载了先天罡气的册子交给了自家老爹。
“成了?”
林镇南关切询问,见到林青笑而颔首,便也放下了心。
总算没有辜负他这一番波折。
林青则也开口问道:
“林一如何?”
“他通背拳本就火候足够,得了赤血参之助,已经成功突破了一流顶峰。”
“日前我传他铁臂金猱功与十方通背拳,并道尽精髓感悟,想来将来成就先天并不困难,只是也非朝夕之功。”
将林青递过来的书册收好,林镇南面色转为凝重,正色道:
“既如此,为父明日便就动身。”
林青神色微动,最终掩住不舍道:
“如此紧迫吗?”
“东有血狼匪,江湖风雨摧,时不我待啊……”
林镇南轻叹一声,转头却又笑道:
“为父原本不欲让外界风雨落你身上,只是眼看有朝一日,新树枝头必定盖过我这棵老树,外界风雨难以遮掩了!趁着我儿还在树荫下,为父也再长一长!”
闻言,林青也跟着笑,重重点头。
当夜,林青以浑身灵气为林镇南调理身体,化解昔年暗伤隐疾,稍有成效。
而彻底得知了自己父亲体内情况之后,林青不由得放心了许多。
“五层的灵气还不足够,不过我如今既然练成先天罡气,只要能保稳家中无事,自然可以去得其他地方,可以一点点为父亲调理身体。”
从林镇南院中出来,林青如此想到,一路便回了自己房中。
是夜,林镇南亲往府衙,寻得秦兴尧。
二人终是不欢而散。
翌日天明,林镇南出南平府城,向长乐城而去。
林青与林母一路相送,到城外数里方才回转。
十五日,林镇南来信,言说已到长乐,筹谋已毕,不必挂心。
林青见信稍安,只是修行愈加刻苦。
又半月,那个誓要与南平共存亡的秦知府接到闽直总督调令,率兵东进,驻守鹫峰山脉。
秦月微独自相送。
“公子,秦姑娘会不会不回来了?”
林三不由有此疑虑。
林青却平静道:
“不让你们跟着就是要随她自己的心意,回不回来,何必强求。”
南平府城门口,这一次汇聚的百姓数量,竟比当日迎接秦兴尧回归时还要多。
个个面色复杂,或迷茫或忧伤。
这位短暂停留的秦大人,两个多月间,便给他们带来了振奋与希望。
斜阳欲落,府兵在前。
秦兴尧独自勒马回头,向着一众百姓诸位拱手道:
“进驻鹫峰山脉并非放弃南平,反而证明朝廷想要保住更多苍生!这是好事!大家也当有所信心!孟总兵不日便到南平,南平安危,可以无虞!”
“秦某走到今日,实是咎由自取,诸位不必以我为念!”
“秦兴尧,拜别大家了!”
话毕,他再度拱手一礼,一甩马鞭,四蹄拨动,向着东山而去!
秦月微再回林府之时,已是夜色四合,她神思不属,走路颇慢。
自己都不知晓自己为何回到林家。
父亲独去福宁,平江道远在千里之外,亦是她不愿回望之地。
天下之大,似乎已没有容身之所。
林三并几个丫鬟从半下午时就在巷口张望,直到此刻才见到秦月微身影,连忙迎了上去。
几个丫鬟为她披上冬衣,又在怀里塞了汤婆子,这分明的暖意,才终于叫秦月微回神。
冬风之中,她小心的抱住这难得的温暖,定了定神,才随着众人一起,向着林家府门而去。
过了前厅,转到后堂。
秦月微见到身边丫头与林三纷纷去了,但此刻她也有了这分暖意,已然有了勇气。
预备独自回到院中,一抬头却见到一人立在身前。
正是林青。
他看到这个此刻略显狼狈的秦姑娘,眼中却不禁流露出一丝欣赏来。
“走吧,我送你回住处。”
“谢谢。”
“不谢,那天让你在这等了那么久,今天补回来。”
“好,我们……两不相欠了。”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