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景和呢?他那边怎么办?”
解决了朱元璋那边台阶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李暄。
对于李暄,朱棣是真没办法,想着继续让姚广孝再想个突破口。
蓝玉李景隆他们也把希望寄托到了姚广孝的身上。
然而姚广孝听见李暄,也是一阵牙疼!
俗话说的好啊!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李暄这个人,太正直,有恩必偿,有仇必报,最关键还一身风骨高尚!
宁愿死,也要维护朝廷律法刚正不阿!
他一心想要求死,你怎么救?
如果李暄要是咬死,按照大明律法,他必死,朝廷必须要杀了他!
那就算皇上回心转意,撤回圣旨,那也别想李暄从诏狱里出来。
“这个。”
姚广孝越想头越大,力竭了,说话都断断续续的。
“贫僧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能让太师回心转意。”
蓝玉语气有些急:“大师!你都能给皇上找个台阶下来,怎么就不能让太师回心转意了!?”
姚广孝抬头,和蓝玉的目光碰了一下,没说话。
但蓝玉是看懂了。
因为蓝玉自己都知道,他问的这话就多余。
连朱元璋都有私心!
可李暄,却是一点私心都没有,高尚的只想用一死,来维护朝廷的律法!
蓝玉也只好不说话了,唉声叹气。
李景隆和徐辉祖看了看对方,又都看向朱棣。
朱棣从两个人眼里,看出来他们对于李暄的敬佩。
其实自己也是敬佩李景和啊!
大明有这样的臣子,这是大明得人才!
“那就先不要管景和了!”
朱棣思来想去,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其他突破口,索性就一拍桌子,不想了。
大不了!
到时候就是硬抬,也把李暄从诏狱里给抬出来!
反正现在已经给皇上那边找到了台阶。
先让皇上把赐死李暄的旨意给收回去再说!
蓝玉他们这时都看着朱棣。
朱棣说道:“都回去吧,把口风跟你们的人统一一下,明天朝上,就让父皇把旨意收回去!”
“好!”
“殿下安心。”
蓝玉他们答应着站起来。
李景隆问:“那咱们从后门走?”
朱棣一摆手:“走什么后门,我们这是为大明留下一个能臣,又不是谋反,怕什么,就走正门!”
...
从王府离开后,蓝玉和李景隆徐辉祖也散了,各自去联系人,统一口风。
翌日早朝,文武两班从午门进了皇宫,齐聚奉天殿上。
“怎么,四叔,听说昨夜,你府里可是很热闹。”
朱允炆一早就听下面人说了,昨夜几个国公齐聚朱棣的王府,不知道谈了什么,直到深夜才离开。
朱棣不想搭理朱允炆。
朱允炆却不放弃,故意问身后的齐泰:“齐先生,皇祖父曾经说过什么来着?”
齐泰早有准备,阴仄仄的一笑:“回禀殿下,皇上曾降下过谕旨。”
“朝臣奉旨至王府公干,事毕即行,不许在王府逗留,亲王也不得与之私交!”
朱允炆装着才知道的样子,笑望朱棣:
“四叔,那你们昨天相聚,可是有皇祖父的旨意?不会没有吧,不会吧!”
朱棣斜了朱允炆一眼,“大侄子,要是没事儿干就多读书,成天打听大人的事干什么?”
朱允炆被怼的脸一红,想还嘴。
不料这时候小太监却把他打断了,往丹陛上一站,宣布朱元璋到了。
朱允炆没了机会,只能悻悻的一攥拳头,和众臣齐齐行礼,山呼万岁。
朱元璋龙行虎步的走上丹陛,坐上御座,视线第一时间就看向了朱棣。
朱棣昨晚和蓝玉那些人碰头的事,怎么可能瞒的过朱元璋。
这应天府,大大小小的事,就是哪家臣子的猫下了崽子,都会被锦衣卫记了,摆在朱元璋的案头上。
供他掌握。
就更别说,蓝玉他们还是光明正大走的正门了。
而朱元璋眼神的意思,朱棣立刻看懂了,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朱元璋龙颜上顿时闪出微笑。
老四,好儿子。
你办事,爹放心!
而他们的眼神交流,全程都被朱允炆看在眼里。
朱允炆人都看傻了。
不对劲!
难道皇爷爷跟四叔有什么阴谋瞒着自己!?
刚想到这,朱允炆就看到有个淮西武勋讨了启奏的旨意,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昨日夜观星象,发现紫微星大亮,周围有黄云盘绕,像是盘龙拱卫帝星!”
“此乃天心大悦之兆啊!”
朱允炆和文臣这边,被这个淮西武勋说的话,给惊呆了。
你个莽夫,不研究打仗,还研究上天象了!?
你懂天象吗你就紫薇紫薇的。
没记错,你连字都认不全呢吧!
正惊讶着,朱允炆看见,这时竟然又有几个武勋站了出来,也开始文绉绉的扯星象。
话虽然不同,但意思差不多。
都是在说天心大悦,对皇帝很满意。
“启禀皇上。”
蓝玉这时说话了。
朱元璋想笑,这群土丘八,打仗行自己信,谈星象,谈个屁,不知道到底憋出来的什么招。
“哦,凉国公,你也了解星象?”
蓝玉没有一丁点的不好意思,朝四面八方的同僚拱拱手:“略懂,略懂,略懂一二,但臣要说的不是星象。”
“而是上天为何大悦,臣从星象里看出来一些端倪。”
朱元璋被逗笑,随手允了:“说。”
蓝玉:“遵旨。”
“启禀皇上,臣根据星象解出来的是,上天之所以大悦,乃是因为陛下,您诛杀了万恶之源。”
“黄子澄。”
整个奉天殿静了一息,跟着就当场炸锅。
正好奇着的朱允炆,听到这,脸立刻变的铁青,“大胆!凉国公,你敢假借星象之说!妖言惑众!”
朱允炆背后的齐泰那些清流文臣,也纷纷拿着笏板,对武勋们指指点点的教训。
难怪这帮字都不识一箩筐的臭丘八,敢在这大放厥词,说星象。
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蓝玉一挥袖子,嗓门大的压住满朝文臣:“都给老子住嘴!嚷嚷什么!?”
“黄子澄罪大恶极!”
“启奏皇上,臣这几日走访发现,黄子澄不仅让官员扮匪劫杀百姓,还经常夜宿妓馆。”
“甚至为满足私欲,还公然强迫一八十老妪,为他磨墨!”
磨墨说的就是文雅的词了。
其实指的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
朱元璋听完,直接一口水喷到了御案上。
黄子澄也就三十五。
八十老妪!
真亏你蓝玉编的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