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你这莽夫,黄公都死了!你竟然还在这大放厥词!?”
“黄公何时强迫八十老妪给他磨墨了!”
清流这帮臣子里直接炸了锅,手里笏板耍的飞起,对着蓝玉指指点点。
蓝玉太不是人了!
为了救李暄,竟然往一个死人头上扣这种帽子,欺负死人不会说话是吧!
“那你们倒是让他站出来,让黄子澄那个老不羞的出来和老子辩驳两句?”
蓝玉彻底把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
现在黄子澄都臭了。
怎么站出来?
真站出来,大喊冤枉,那就得找道士来看了。
于是,清流这帮臣子又被怼的脸通红,但就是接不住蓝玉这话,只好闭嘴。
而此时朱允炆也是气的脸色铁青。
事到如今,他还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蓝玉这帮人想要干什么?
这帮淮西武勋,分明就是想把黄子澄的死,和天心大悦联系上。
以此证明黄子澄的死是罪有应得。
怪不到李暄头上。
要给赦免李暄找一个理由。
朱允炆气的咬紧了牙,这法子想的好,想的好啊!
皇祖父是天子,金口玉言把李暄下了诏狱,夺爵赐死,君无戏言,想让他改口,重新赦免李暄,那是难如登天。
但如果把这事和星象联系上,证明是老天爷都要赦免李暄。
以为这就名正言顺了是吧?
做梦!
想到这,朱允炆果断质问蓝玉:“凉国公!你欺负黄先生一个死人,不能开口,算你厉害!”
“这个孤不与你计较。”
蓝玉拱拱手,得意的笑:“太孙过奖过奖,计较也没什么,这事黄子澄要是没做,你就让他出来解释解释不就得了。”
朱允炆虽然气的胸膛剧烈起伏,但已经决定不再纠结这个话题,果断将话锋转到天象上。
“凉国公!孤不和你说这个,孤要说的,是星象!”
“你血口喷人,欺负死人死无对证,那没人管的了你!”
“但你乱说星象,星象这东西,我大明可自有人管!”
“钦天监监正何在!”
听见朱允炆叫钦天监,朱棣和蓝玉他们脸色立刻变了。
坏事!
光想着救李暄,把这茬给忘了!
钦天监要是说这星象作假,那可不仅仅是功亏一篑,还要担上大罪!
蓝玉身后的淮西武勋也窃窃私语,脸上带着担忧。
此时,角落里,钦天监监正脸已经苦成了苦瓜。
要了命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你们说你们的,当我不存在好不好?扯我干什么?
你们两边儿一个是太孙,一个是国公,围绕的还是当朝太师!
这要我怎么说!?
“钦天监监正何在!”朱允炆又叫了。
钦天监监正不敢再耽搁,星象本来就是他职责之内的事,问他合情合理。
“臣在。”
“孤问你!凉国公他们所言,可是真的!?”
朱允炆目光如电,刺向瑟瑟发抖的监正,又补了一句警告:
“给孤照实了说!”
朱允炆就不信,蓝玉一帮只会打仗的臭丘八,能懂星象?
他们真能懂,自己就把自己给切了!
蓝玉这时候倒是没说话威胁,只是阴仄仄的眼神儿,却让监正后背发凉。
监正抬头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满朝过半的目光,还全都是大人物的目光!
都在自己身上。
顿时头上汗就下来了,擦了一把汗,声调发颤的结结巴巴。
“这个,那个,臣...臣。”
“那个,可能是假的?”
监正试探着给了个答案,立马就看见朱棣和蓝玉一帮子国公,目光变成了想要杀人的凶狠。
监正吓得赶紧又改口。
“也可能是真的!”
然而朱允炆又不乐意了:“放肆!到底是真是假!你给个准信儿!怎么一会儿假一会儿真的!”
监正知道今天不管说真说假,恐怕都要丢一条命了。
索性当场跪下,不断磕头,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启奏皇上!臣...臣这几日玩忽职守!实在不知!实在不知!”
这时候,监正找到了一条‘是或者否’中间的答案。
那就是或者!
自己宁肯落下一个玩忽职守的罪过,大不了这监正不当了,那也比丢了命强!
我他妈没看见,我摸鱼去了!
“你!”朱允炆一眼就看穿监正心里的想法了,想威胁着他必须说出来一个答案。
朱棣蓝玉他们这时肯定是不合适出来维护监正的。
否则容易授人以把柄。
按常情,朱允炆要是真威胁了,监正恐怕最后真是顶不住,就撂了。
因为朱允炆是太孙,现在又是正得圣宠的时候。
没人敢得罪他。
于是,朱棣蓝玉他们都担心了起来。
毕竟这可是乱言星象的大罪,真被戳破了,就算不死,扒一层皮是肯定的了。
然而就在这时。
“大胆,朕把钦天监交给你,是让你玩忽职守的,星象何其之重!你竟敢懈怠!”
“既如此,罚俸两月,好好思过,切不可再有下次。”
朱元璋的声音响起来了,高高抬起,但又轻轻落下。
朱棣和蓝玉一帮子淮西武勋不敢置信的朝朱元璋看过去,肩上的压力瞬间没了!
朱元璋不动声色,只是在心里得意的笑了笑。
最后,还是得靠咱给你们解围!
监正肯定是赶紧山呼万岁,高喊着陛下仁慈,赶紧退下去了。
毕竟玩忽职守,依照大明律,最轻也是仗一百,坐牢三年。
而且星象又更是朝廷大事中的大事,在这种事上玩忽职守,就更为严重。
可现在!
仅仅只是罚了两个月的俸禄。
朝廷的俸禄那才几个子儿啊,靠朝廷俸禄,早饿死了。
这和没罚有什么区别!?
当然要高喊朱元璋仁慈了!
而朱允炆这边,脸色憋的铁青,这时候他要再看不出来,朱元璋是有意庇护,那他就是个棒槌!
“皇祖父!”
朱允炆愤慨难当:“蓝玉他们可是胡言攀扯星象!还妄图以此扰乱朝纲!这在我大明朝,是欺天的大罪啊!”
说到这,朱允炆一撩蟒袍,跪下,大声启奏:
“孙臣!请皇祖父立刻以谋逆罪!将蓝玉及一干奸党夷三族,凌迟!”
齐泰他们那些清流文臣,跟着朱允炆也一个个跪了下去。
“臣附议。”
“臣附议。”
连成一片的声音蔚为壮观。
然而,他们壮观的请奏,得到的却是朱元璋云淡风轻的回答。
“朕倒是以为,凉国公等人说的也是有些道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