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61章 婚配

第61章 婚配

    汉历2111年12月,宣冲返回东图。作为都督瀚北军事的负责人,宣冲端坐在自家广厦的书房中,通过远程通讯,旁听了天子领导下,现在南北朝臣们的大讨论。

    这几天朝廷那边对明年的预算是吵的不可开交。

    南边想要对东蜀继续保持压力,建造战列舰的舰队计划要继续;而北边则是声称压力大,要降低海防预算,增加陆防。

    由于东图并不在财政矛盾中心,所以宣冲这边只是被询问了建设进度后,就过关了。

    而宣冲此次返回东图的主要任务,其实是完成与秦天依的大婚事宜。

    杭府那边四条邮轮开到东图,从鲁地来的名厨,操办婚宴,这一切都是亲家出资,就等宣冲到达走这一趟流程。

    秦天依的娘家作为现居杭浙一带的贵胄,在海贸层面积攒了巨财。她带来的嫁妆是非常丰厚,足足是东图2111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话说,宣冲娶了秦天依,就如同高祖在沛县尚破落的时候娶了吕氏。

    现如今宣冲有功名,担大任,掌万家正业,行得正,却“清贫”;秦氏极富与各大海商关系匪浅,但在现汉缺名分。

    话说,在进入洞房这一天,宣冲有些腼腆。倒是秦天依在宣冲完成掀盖头的步骤后,就立刻把碍事的侍女推出去,把门锁死,确定没有其他人后,纱衣一扯,对着宣冲跨坐上去。

    宣冲感觉到少女的芬芳扑面而来,然而接下来却猛然刹车。

    秦天依是看到系统提示:宣冲的某“体育项目”正在进行时,提示她是否要付出三个学分,来中断这个项目。

    秦天依对自己的系统询问道:“他这节课是体育课?我记得他说是数学课。”

    音乐老师道:“体育教学是上节课拖堂到这节课。”

    秦天依:“他上节课的任务没完成?”

    音乐老师:“上节课,“体育”是他的课外环节。”

    秦天依:“什么是“课外环节”,我怎么没遇到过?”

    系统:“你课程达到优的时候,就会有了。”

    而宣冲这边呢,在感觉到腰间端坐的仕女时,则是感觉到周围有时空变化。话说——这变化是来自于马飞燕插入在自己身边的时空晶沙,其目的是完完整整记录今天晚上一切动静。

    此时千里之外,马飞燕等着看“小视频”。她在参考“现在”的情况,以便于尝试“未来”的新奇事物,品味“过去”的生活滋味。

    …红帐落下…

    所以两人对视了一眼,在呼吸粗重中,相互有些尴尬。

    当秦天依说完后,宣冲:“学分?”随后询问自己这边,学分可以转让吗?宣冲这边弹窗冒出红色文字:你当是菜市场呢?

    秦天依噗嗤一笑:“这是学校规定,学生之间的时空物品是不能交换的。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之间进行所谓交易,被抓到也是要惩罚的。”,随后她耷拉着头解释道:三个学分她丢不起,否则就要挂科了。

    说罢,秦天依眨巴眼睛看着宣冲,仿佛是期待什么。——注:秦天依得到系统信息,即,她不能主动,但宣冲可以主动啊。这样她就不会被扣学分了。

    就在胸口的摩擦越来越热的时候,宣冲将秦天依抱了下来放在一旁,嘀咕道:“要么,我们试一试四十世纪的婚育方式?”

    秦天依愣了愣,仿佛听错了什么似的,然后查了一下,猛然说道:“你不会做其他任务,都是这样的吧?”

    宣冲表示听不懂,随后解释道,目前有一个时空倒影力量投射在这里,自己不习惯。

    秦天依顿时警惕起来:“有人窃听,我怎么不知道?”

    她立刻搜查周边,然后得知窃听点是在宣冲身上,且是“课外物品”召唤的人员后,秦天依顿了顿:“这人是你的?”

    宣冲只能说出是马飞燕,这个“母老虎”,正透过那个激发时空点“如同记录历史”一样记录现在。

    “她是你的人!”秦天依惊呼且带着兴奋地道,仿佛是听到了最有趣的八卦。

    关于本位面西北那边崛起的时空能力者,她是调查过;毕竟这能力特殊的很,她怀疑也是某些同学。但是今天她明白了,是“课间物品”投射所致。而关于宣冲的“课间物品”能够投射到这个程度,她意识到宣冲在学校中的成绩段位了。

    宣冲:“不是我的人,只是和我在上个世界有联系。”

    秦天依望着宣冲,知晓宣冲完全不懂。然而她在知晓有人望着时,突然心里升腾刺激,于是乎搂住宣冲,对着耳垂咬上去。然后低声道:“搂着我睡吧。”

    宣冲顿了顿,在两人之间隔着一个枕头作为隔层后搂着这位新婚女孩睡了。

    婚事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在系统操作下,又是以四十世纪的新方式,完成了任务。

    宣冲这边把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这次返回东图后,宣冲也是要确定一轮针对瀚北的最新战略部署。

    …没有婚假的分割线…

    第二天,在军事会议上,宣冲对着瀚北的五十三位团级军事成员进行了今年的战术交代。“我们不能总守在海岸线上,12年开始,我们要继续向西。”

    在地图上,宣冲用笔在冰海区域起始点划了一条线,与内陆大列河相连。这条线是伸入瀚北的“筷子”。

    兴国岭北部的大列河成为前进的重点。它是北亚入北冰洋水系中最重要的大河,年入海水量是4170亿立方米,而涱江年入海水量为9500亿立方米,而北海以北,这样的大河有三条。

    龙组和玄武组在11年末,帮助宣冲打通了尸胡山北线的铁路线。龙组为啥这么积极!

    因为燕都上面的大人们,现在最希望宣冲能早一点从滨海一地,出关进入西伯利亚,来牵制漠北的欧克。

    所以哪怕宣冲说自己要搬山,龙组方面也会认真考虑其可能性。

    在超能力黑科技加持下,一条一百公里的铁路,已经开始冒着蒸汽烟雾开通了。运输量是每个月三万余吨。

    宣冲的部队已经可以投射进入西伯利亚了,但除了铁路之外,还需要控制水系。

    宣冲记得前世,毛子向东开拓时,就是沿着水系一路坐船抵达东方的。为了严防现在崛起的欧克也顺着水路扩张一路向东,宣冲开始组建正儿八经的河道武装,都护府的兵工厂中有一种型号的江防艇,吃水0.7米,拥有两座装甲炮塔(坦克炮塔改的),可以通过铁路运输。

    这些江防艇将保障冰原大平原的“水上公交线”,但是现在存在一个问题,这样的水路线上需要大量操船手,这从何而来?

    宣冲突然明白了,历史上沙俄之所以向东扩张,而不是东胡向西扩张,原因就在于此。

    蒙古高原的地形分割,造成南北水系不相连,渤北区域的民族,会骑马的人很多,但是会操船的人?这不是日常必备能力。中华的南北族群,在水性上的差异,堪比世界上其他区域不同民族的差异。

    同样是赛龙舟,南边是“用力用力齐用力,追过前船得第一”,但是北边则是“不翻为主”。

    现在东图得到的移民多半是旱鸭子,也是不擅于驾船的。如今不得不定居于东图和北华海沿岸定居点,遇到河流阻道,缺乏摆渡人这个南方常见职业,大家往往是绕路寻桥,亦或是等到天冷些,河面上冻后,借助冰面通行。

    在汉历2110年,瀚北滨海居住点就出现了四十多例落水事件,其中不少人是用骡子拉着车,车上带着针头线脑的小百货,然后连车一起掉到河中。

    再仔细询问这些落水者,他们都不会水,却依旧要在河边走。——因为嘛,为了生活。

    现在把海洋分配给了“牧民”,其实是赶鸭子上架。让他们为了生活去商船上讨生活是可以的,但是让他们上船战斗?至少目前这一代人没有这个改造的动力。

    宣冲敲定了:这个问题要解决,必须要找水系区域的人来此移民。

    注:宣冲一开始是打算找荆湘地区的水上人家来充实都护府的水上交通局,结果就是南边的这些水上人家一听是北边苦寒之地,打死都不去。

    好家伙,北海过去是苏武牧羊之地,在北海的北边,那是什么流放重刑犯的地方?

    贺存照到来后,搞到了一个可实行的政策,那就是:江南不行,那就找东瀛——当然对此嘛,宣冲有点膈应。但没有说出真正理由,而是牵强地说道:“那里的人是不是有点太矮了?”

    贺存照看清了宣冲本质上是心里有“汉夷之分”,于是乎:“宣公,你心中疆土,早就包括此地,改土归流,变夷为夏,这方面应适当放宽。”

    …瀚北对于东瀛…

    长崎,一位名为草草的青年,看着盒子中饭团,双手合十,虔诚享用,这是他进入城市讨生活的日常。

    港口中每次巨大轮船经过码头时会散落一些马口铁罐头,如果能快速抢到可以补贴家用。当然了,最好是要找个雇主,作为家中次男,不能继承家业,到了年龄必须离家。

    最近北边的轮船来的多一些,据说西边的上国要开发北方沿海岛屿,那儿最近是相当繁荣,需要大量的劳工,不少人去讨生活。

    草草年少时学习不好,汉文只认识七十多个,几次招工都落下了。只能找个棚慢慢的等。

    然而今天早上,当他正在享用昨日剩下来的半个饭团时,在木棚之外出现了躁动,显然是出了争斗,这在市街上很常见。

    有时候,当武士们在街上拔刀角斗时,自己刚好赶得早,武士的主家需要有人壮势,自己跑过去的早,就受雇于一方;若是主家的武士能够战胜,也是能分出一些饭团。

    哦,这类似于宣冲玩的拳皇小游戏中,角色背后呐喊的背景板。角色在场上出招“耗油跟”,台下是要相应造势的。但实际上,欢呼者们都是临时雇来的,就宛如某岛,黑老大出殡,看似沿街站着一排为其送行的小弟,但其动力不是什么忠孝义气,而是三百新台币一天,加上包盒饭。

    草草现在手中的饭团,就是前些天花魁游街时,受雇清路换来的。现在他竖起耳朵开始聆听,试图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很快一个踩着木屐的“消息通”冲过来,冲着大家喊道:“那些马粪暴走了,大家要团结起来!”,草草作为海边渔村的人,自然是被划归为渔民一派,这个帮派每个月会发一次折价的饭团,前提是遇到事情时人得到场。

    …招募视角…

    长崎港口中,准备招募水手的宣冲看到港口上“暴力冲突”非常无语。

    宣冲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出钱用“免费饭团”吸纳本地渔民,结果引起了另一伙劳动团的眼红。紧接着爆发了一场血斗。

    街道上的冲突中,除了竹枪、土铳,还有三辆摩托车,还有两匹高头大马,都是双方暴力团的“大将”坐骑。

    宣冲对招募人员问道:“我这边是招募北方寒地熟悉水系的船员,难道你没有说清楚吗?为什么其他本地势力会眼红?”

    宣冲现在还查到,这家伙把自己要求的每日一个饭团,扣成了一个月给一个折价饭团,心里是恨得咬牙切齿:“朕的钱!”,如果他不给自己确切的原因,自己得让他全吐出来。

    结果在仔细询问后,才察觉这是东瀛内部的问题,北边长洲和南边萨摩之间相互不对付,在进入近代化后,出现了海陆对立。

    宣冲:“等等,这特么是异时空了,怎么还来这一套?”

    宣冲查阅历史,结果发现东瀛这个地方在现汉的贸易体系中,除了出产金银等硬通货之外,就是稻米和人力。妥妥的一个大号越南,不。应该说是一个大号的爱尔兰。——宣冲吐槽:瞧瞧,谁说岛国占据海洋航道优势就必然崛起?在缺乏资本投资后,没有原始积累,就只能出卖最基本的血汗。

    当然当代现汉经济学家们是这么解释:孤悬海外,远离亚洲经济中心,所以被投资方所忌惮。

    这么一说的话,宣冲转念一想,貌似自己的东图在地理位置上还好,正对“黑虬江”入海口,承接着内陆“财气”,水路联系着外兴安岭以北的瀚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东图虽说是岛,实际上和陆地联系比南边的半岛还紧密,半岛方面和北边陆地是隔山,而东图和黑虬江不过十公里,黑瞎子顺着江水抱着一块木头就能登岛。这才是真正一衣带水。

    而此时的东瀛就如同二十世纪末期的吕宋,吕松创汇是靠着出口“仆役”,东瀛现在是出口“佣兵”。

    在东瀛招募佣兵的甲方,有现汉的北方也有南方。

    由于各自供奉主家文化不同,故东瀛这边又出现了“海军马陆”“陆军马粪”,出现了分裂。

    宣冲在仔细调查后,突然觉得:“这种分裂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背后原理,就和这个岛国处在地质断裂带容易地震一样,其本身处在文化断裂带上。”

    …曰本的地域不对付,根子说到底,还是在中华身上…

    中华东西南北跨度极大,文化众多,长久以来在碰撞中融合,时至今日经过漫长历史,大家都习惯了各自的差异,但亚洲文化每次出现摩擦碰撞时,就如同太阳不晓得自己抖三抖会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表面气候造成剧烈变迁。

    中华作为文化影响力的辐射“源头”,每个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传播出去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中华文化的差异性,其自身都会因为“天人相悖”定期产生合久必分。而对外辐射出去的不同“文化”,在支脉的发展上会天差地别。

    在宣冲历史线上,曰本一部分表现出的是想要通过半岛进入西边的大陆。这种发展定位是把自己的区域和东亚北方连在一起。

    而曰本的另一支则和江浙、闽南靠在一起,例如汪值、郑之龙这类代表,即和日本建立了非常密切的经济联系。

    可以看得出,岛国一部分是自唐开始想要参与到亚洲黄河流域和渤海区域的文明圈中。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大航海时代中和江南方面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却又因为列岛狭长的特性,缺乏大陆“江淮族群”这个广阔的南北交流过渡带。

    如此一来,一个岛国数百年来被中华南北两个经济文化圈灌溉,岛国内知识分子在取经后相互“核对”时就会出现气宗剑宗之分。

    日本就如同一个小行星,靠近一个大天体,被强大的天体引力潮汐进行多段撕裂。

    同样的事情在欧洲发生,巴尔干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地中海区域的多样性,巴伐利亚的日耳曼和斯拉夫双重属性让欧洲存在多个爆点。

    宣冲望着瀚北,现在不想让其被撕裂,也不想留下爆点。得确定根脉主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