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 第179章围堵,清场。

第179章围堵,清场。

    梁瑜正梳理着如今的局面,温热的茶香还在口腔中回荡。

    一阵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突兀的响了起来,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这敲门的节奏,透着一股焦灼,梁瑜放下茶杯,望向了门口:“进。”

    门被推开,去而复返的李云快步走了进来。

    他手里紧攥着一部诺基亚手机,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书记,出事了。”李云走到办公桌前,声音压得极低,却急促得像机关枪:“刚接到县局现场指挥的电话,殡仪馆那边失控了。”

    梁瑜眉头微蹙,第一反应还是维稳:“家属情绪反弹了?”

    “不是家属。”李云将手机递到梁瑜桌前,俯身滑动着手机上的传真画面,“县局那边反应,有大批都市报和地方台的媒体记者围堵了殡仪馆正门,长枪短炮架了一排。

    他说完这些后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慎重:“另外,据那边传来的消息,外围区域还停着一辆挂着京牌的采访车,看标识,应该是央媒的。

    “围堵殡仪馆,这怎么能允许呢?” 梁瑜眉头微蹙,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被打扰了严肃性的不悦: “那是逝者安息,家属告别的地方。

    不是菜市场,更不是新闻发布厅,搞成这样,成何体统?”

    至于李云特意强调的“京城牌照”,梁瑜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对于地方的官员来说,央媒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但对于梁瑜这种选派干部而言,只要行得正,央媒就是最锋利的扩音器。

    “宣传部是干什么吃的?” 梁瑜霍然起身,一边整理刚才坐皱的衣摆,一边大步向外走去,语气冷硬:

    “这时候不去引导秩序,难道在现场当看客吗?”

    “备车!去殡仪馆。” 梁瑜走到门口,脚步微顿,侧头对李云吩咐道: “让宣传部长孙梅,马上到现场见我。

    告诉她,要是连这最后一点体面都不能给逝者守住。

    她这个宣传部长,要好好考虑自己是否还能胜任这个岗位。”

    清河县殡仪馆正门,一辆黑色的奥迪并没有像其他公务车那样鸣笛驱赶人群。

    而是在几名干警开辟出来的道路上,缓缓的穿过了嘈杂的人群。

    车刚停稳,早已等候在此、满头大汗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梅便狼狈地挤了过来。

    她迅速的拉开车门,脸上写满了惊慌失措: “梁书记,您……您怎么亲自来了?这儿太乱了,记者们都跟疯了一样,要不您先……”

    “乱弹琴!”梁瑜走下车看都没看她一眼,冷冷地吐出三个字,直接打断了他的辩解。

    他抬手指了指这就差摆摊叫卖的嘈杂现场,声音不高,却透着股令孙梅胆寒的威压:

    “孙梅,这就是你管的舆论阵地?这就是你维护的现场秩序?

    让这群人堵着门口长枪短炮,像什么样子?

    这不仅是扰乱公共秩序,更是对逝者的亵渎!”

    孙梅浑身一颤,汗顺着鬓角就下来了:“是是是,梁书记,是我的失职,我马上处理,马上……”

    “十分钟,我给你十分钟时间。”梁瑜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盘,语气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这里的所有无关人员,全部清离核心区域。

    十分钟后,如果这里还是一个混乱的新闻集市。

    你这个宣传部长就地停职,自己向市委和省委宣传部说明情况。”

    说完这句话,梁瑜看都没看那些记者一眼,也没有理会远处那辆京牌车。

    他面容冷峻,双手背在身后,迈着标准的步幅。

    在一众干警和干部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殡仪馆的大门。

    随着殡仪馆厚重的玻璃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

    将那道挺拔的背影彻底隔绝在视线之外,门外的气氛瞬间变了。

    如果说刚才梁瑜在这儿时,是压抑的雷暴前夕。

    那么此刻,对于宣传部长孙梅来说,就是暴雨倾盆。

    “十分钟……就十分钟……” 孙梅抹了一把额头上那层细密的冷汗。

    原本在那位年轻书记面前卑微佝偻的腰杆,猛地挺直了。

    她转过身,脸上的惊慌失措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狠厉。

    她看都没看那些还在叫嚣的记者,直接两步跨到正在维持秩序的县公安局赵局长面前:

    “老赵!梁书记的话你听到了? 十分钟!清场!现在!立刻!马上!”

    赵局长也是被梁瑜那个态度吓得不轻,此刻听着孙梅的咆哮,眼皮一跳。

    他二话不说,拿起对讲机就吼道: “所有单位注意!全体都有!立刻清场!”

    “哗啦——” 随着一声令下,原本还在外围待命的三十多名干警瞬间动了。

    手中的防暴盾牌瞬间连接成墙,原本只是用来维持秩序的人墙,顷刻间变成了推进的铁壁。

    “所有人听我说!请配合工作!” 一名副局长拿起一个喊话器,声音震耳欲聋,压过了一切嘈杂: “根据事故现场处置条例,现在划定核心工作区。

    请各位媒体出示记者证配合查验,无证人员请立即退至马路对面的留观区。

    不要阻碍公务车辆进出,不要打扰逝者安息!”

    我倒数三声,不退的,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妨碍公务论处,即刻强制带离!”

    三!”

    “二!”

    刚才还打了鸡血的记者,被这突如其来的强硬阵仗吓懵了。

    那个年代的媒体圈虽然彪悍,但在查证件这一招面前,大部分人都得熄火。

    当时的很多都市报聘请的都是临时工,或者是一些拿着相机跑单帮的自由摄影师,根本拿不出正规的记者证。

    也有都市报的记者上前掏出工作证,试图争辩:“我是藤江都市报的,我有采访权……”

    “对不起,请出示总署核发的记者证,工作证不行,介绍信也不行,请您退到线外。”

    “你们这是暴力执法!我们要曝光……” 一名挤在最前面,染着黄毛的男子,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

    两名干警已经面无表情地冲了上来, “咔嚓”一声,那只还在拍摄的手机被干脆利落地没收。

    紧接着就是一个标准的擒拿手,那人连哼都没哼一声。

    就被两名干警直接架起,带进了旁边的警车里。

    “还有谁想扰乱司法?” 孙梅站在台阶上,拿起喊话器道: “全部都给我老实的核查证件! 没证的、证件过期的、人证不符的。

    不管他是哪家报社的,设备暂扣,人员带回局里依法审查!

    什么时候学会了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什么时候再离开。”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与毫不妥协的执行力面前,这群试图挖掘猛料的媒体人员迅速溃散。

    不到七八分钟,原本拥挤不堪,甚至一度推搡警察的几十号人,像退潮一样消失得干干净净。

    警戒线被拉到了五十米开外,大门口只剩下几个还在认真登记证件的民警,以及一地的烟头和矿泉水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