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秦:每日秒杀,可我真不想修仙 > 第493章 一代暴君,心向佛法?

第493章 一代暴君,心向佛法?

    摩诃止观闻言,神色一肃!

    他看了看四周依旧喧闹的人群,以及那些竖着耳朵试图探听的人们,微微躬身,对赢子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殿下既然垂询,此事关乎重大,此地人多眼杂,恐非详谈之所。”

    “老衲等在城中有一处暂居的精舍,虽简陋,尚可容身。”

    “不知殿下可否移步,容老衲细细禀明?”

    赢子夜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

    “可。”

    在无数道好奇、敬畏、探究的目光注视下,赢子夜与摩诃止观一同离开了观澜台,来到了咸阳西市附近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

    这里已被这些僧侣临时租下,作为落脚之地。

    院内陈设简单,唯有淡淡的檀香气息弥漫。

    屏退左右,只留赵弋苍在暗处警戒,赢子夜与摩诃止观对坐于一方蒲团之上。

    摩诃止观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那遥远国度的情形。

    声音带着一丝沧桑与沉重。

    “不敢隐瞒殿下。”

    “我孔雀王朝……如今,已非昔日阿育王陛下在位时,那统一强盛,佛法昌隆之景象了。”

    他缓缓道来。

    所述信息与赢子夜所知的历史碎片大致吻合,却又更加具体。

    “阿育王陛下晚年,笃信佛法,以正法治国,广建佛塔,派遣使团四方传法,我孔雀王朝声威远播。”

    “然,自陛下多年前圆寂后,王朝便渐露颓势。”

    “陛下之子,拘那罗王继位不久,便遭不幸。”

    “其后,王朝陷入内斗纷争,诸王并立,号令难出一门。”

    摩诃止观的语气带着痛惜。

    “如今在华氏城名义上统治的,是阿育王之孙,三钵罗底王。”

    “然,王权早已衰微,其政令难以出京畿之地。”

    “各地总督、将军拥兵自重,相互攻伐,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生凋敝,盗匪四起。”

    “昔日阿育王陛下麾下那支战无不胜的庞大军队,如今也已分崩离析,难以再现辉煌。”

    他描述了一个帝国晚期的典型景象。

    中央权威衰落,地方割据,社会动荡。

    摩诃止观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使命感。

    “我等此次不远万里,前来大秦。”

    “除了弘扬佛法这一根本宗旨外,亦是见故国纷乱,战火不休,生灵涂炭,心中悲悯。”

    “阿育王陛下晚年虽大力推行佛法,然其早年征战,亦杀人无数,罪业深重。”

    “我等希望,能在这遥远强盛而安宁的东方大秦,建立佛寺,广传正法。”

    “一来,可借此功德,回向阿育王陛下及所有在战乱中死去的亡灵,洗清罪孽,助其早登极乐。”

    “二来,亦希望以佛法慈悲之力,净化世人之心,减少杀戮与纷争。”

    “此乃我等僧侣,于这乱世之中,所能尽之绵薄之力。”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故国衰落的无奈,与对佛法救世信念的坚持。

    听完摩诃止观的叙述,赢子夜心中对孔雀王朝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一个正处于分裂衰落期的古老帝国。

    这对他和大秦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信息!

    摩诃止观说完,再次看向赢子夜,眼中充满了诚挚与期盼。

    “殿下于佛法有如此超凡悟性,实乃罕见之慧根。”

    “老衲冒昧,不知日后,殿下可否拨冗,允老衲时常拜见,一同探讨佛法精义?”

    “无论是殿下所言之‘大乘菩萨道’,还是其他佛理,老衲皆愿虚心求教。”

    赢子夜看着摩诃止观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

    “大师既有此心,本公子亦对佛法颇感兴趣。”

    “若有闲暇,自可与大师共同参详。”

    他应允了下来。

    与这位来自孔雀王朝的高僧保持联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现在的佛学,更能获取关于南方那个庞大帝国的第一手信息。

    这对于目光早已投向更广阔天地的赢子夜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

    二人相谈,直到夜幕降临,笼罩着咸阳城内外。

    赢子夜离开了僧侣们暂居的精舍,并未直接返回府邸,而是踏着清冷的月光,来到了那象征着帝国权力巅峰的章台宫。

    宫门处的守卫见到他,并未阻拦,显然已得到谕令。

    赢子夜径直穿过幽深的廊道,来到了偏殿。

    殿内,烛火通明。

    始皇帝嬴政并未歇息,依旧坐于那张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之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似乎在批阅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略显昏暗的光线,落在赢子夜身上,并无意外之色。

    “看来,你从那些番僧口中,有所收获。”

    嬴政放下竹简,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赢子夜躬身行礼。

    “儿臣特来向父皇禀报与那摩诃止观交谈所得。”

    “讲。”

    赢子夜整理了一下思绪,将摩诃止观关于孔雀王朝现状的描述——

    阿育王逝世后的内乱,三钵罗底王的弱势,各地的割据纷争,民生的困苦……

    以及他们前来大秦传法的表面目的。

    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叙述完毕,赢子夜略微停顿,才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审慎。

    “父皇,那摩诃止观所言孔雀王朝之内乱衰败之象,观其神色语气,不似作伪。”

    “万里之遥,信息阻隔,他亦无必要在此事上欺瞒我等。”

    “此情报,或可采信。”

    他话锋随即一转,眉头微蹙。

    “然,对于他们前来大秦的真正目的,仅凭那‘传法赎罪’之说,儿臣……半信半疑。”

    “哦?”

    嬴政目光微动,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理由,表面听来,倒也合乎他们僧侣的身份逻辑。”

    “乱世之中,心生悲悯,欲以佛法净化人心,超度亡魂,积累功德。”

    “此乃宗教人士常有之宏愿。”

    赢子夜分析道。

    “但,儿臣总觉得,事情或许并非如此简单。”

    “他们不远万里,穿越无数险阻,来到一个完全陌生,文化迥异的强大帝国,若仅仅是为了建立几座寺庙,传播教义,祈求虚无缥缈的功德……”

    “其投入与风险,似乎不成正比。”

    “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目的,是那摩诃止观未曾言明,或者……连他自己都未必完全清晰的。”

    嬴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榻沿敲击,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想必你心中,对于如何处置此事,也已有了考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