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五彩绫镜 > 第165章续破冰之后

第165章续破冰之后

    ---

    夕阳的余晖将龙胆科技大厦的玻璃幕墙染成一片暖金色。林晚站在大厦门口,微微眯起眼,感受着久违的、不带焦虑的放松。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姚浮萍下意识的维护,曹辛夷始终如一的友善,以及今天工作上切实的进展,都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她干涸已久的心田。

    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走向地铁站,一个略带犹豫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晚。”

    林晚回头,看到曹辛夷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一起走吧?我开车了,顺路送你一段。”曹辛夷晃了晃手中的车钥匙。

    林晚有些意外,她和曹辛夷的住处并不完全顺路。她本想拒绝,但看到对方真诚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点了点头:“那……麻烦曹总监了。”

    “叫我辛夷就好,下班时间,不用那么拘谨。”曹辛夷笑着引她走向停车场。

    坐进曹辛夷那辆低调却内饰精致的轿车里,舒缓的轻音乐流淌在空气中。车子平稳地汇入晚高峰的车流,窗外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

    “今天……感觉怎么样?”曹辛夷目视前方,看似随意地问道。

    林晚沉默了一下,如实回答:“比之前好很多。至少,工作可以正常推进了。”

    “浮萍姐就是那样的性子,刀子嘴,豆腐心。她认可了一个人的能力后,态度就会不一样。”曹辛夷笑了笑,“你今天指出的那几个问题,确实很关键。她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是认可的。”

    林晚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认可吗?或许吧。但她更清楚,这份“认可”是建立在无数次精准的“找茬”和无可辩驳的数据之上的,脆弱而现实。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曹辛夷似乎能看透她的心思,轻声道,“信任需要时间,但你已经在用行动证明了。今天你怼赵凯那个家伙,虽然没说话,但气场可一点没输。”

    林晚想起午餐时那个场景,唇角微微牵动了一下:“我只是不想惹麻烦。”

    “有时候,不惹麻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曹辛夷意味深长地说,“在这个圈子里,过分的退让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你今天的表现,很好。”

    车子在一个红灯前停下。曹辛夷转过头,看着林晚,语气变得认真了些:“林晚,我知道你心里还有很多顾虑,过去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但我想告诉你,在龙胆,至少在龙胆草和我们几个核心成员这里,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无法改变的过去。‘五彩绫镜’这个项目,对我们,对整个公司,甚至对未来的数据安全领域都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你,是真心的。”

    这番话,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林晚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她转过头,对上曹辛夷清澈而坦诚的目光,终于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尽力。”

    “这就够了。”曹辛夷重新启动车子,“对了,周末有空吗?我知道一家很不错的私房菜馆,环境安静,味道也好,要不要一起去尝尝?就当……庆祝我们项目组初步达成‘停火协议’?”她俏皮地眨了眨眼。

    林晚犹豫了一下。她习惯了独来独往,很少参与这种私人社交。但看着曹辛夷期待的眼神,想到对方一直以来的帮助和善意,她发现自己很难拒绝。

    “……好。”她听到自己这样回答。

    “那就这么说定了!”曹辛夷显得很高兴。

    将林晚送到她租住的公寓楼下,曹辛夷看着她下车,挥了挥手:“周末见!路上小心。”

    “谢谢,你也是。”林晚站在路边,看着曹辛夷的车子汇入车流,直到尾灯消失不见,才转身走进公寓楼。

    回到那个简单却整洁的小公寓,林晚卸下了一天的疲惫。她给自己倒了杯水,坐在沙发上,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姚浮萍态度的微妙转变,曹辛夷释放的善意,还有那个周末的邀约……这一切都让她有种不真实感。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习惯性地调出了“五彩绫镜”项目的架构图,目光落在今天她和姚浮萍共同修改优化的那几个模块上。一种奇异的成就感悄然滋生。这不再是破坏、窃取,而是真正的、具有建设性的创造。这种感觉,陌生,却让她内心深处某个冰冷的地方,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微光。

    她知道,前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荆棘科技”的威胁并未解除,公司内部依然有像赵凯那样对她心存芥蒂的人,而她自己内心的负罪感和不安全感也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

    但至少,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有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暂时可以并肩的同伴(尽管关系依旧复杂),也有了一个……或许可以称之为“朋友”的邀约。

    她拿起手机,看着曹辛夷刚刚发来的、那家私房菜馆的地址和定位,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最终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轻轻放在了一边。

    有些改变,需要时间。而她,愿意试着去接受和适应。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照亮了夜空,也仿佛照亮了她前方未知却已不再那么黑暗的道路。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明天,还有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去面对,去解决,去一步步赢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立足之地。

    破冰之后,并非一马平川的坦途,但坚冰既已开裂,春水终将奔流。林晚的新生,正随着“五彩绫镜”项目的推进,悄然开启新的篇章。

    ---

    夜色渐深,林晚却毫无睡意。白日的种种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尤其是姚浮萍那番不经意的维护和曹辛夷真诚的邀约,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零星驶过的车辆,心中那份长久以来如同冰封的孤寂,似乎被这陌生的暖意撬开了一丝缝隙。

    她不是轻易动摇的人,多年的特殊经历让她习惯性地审视一切善意背后的动机。但曹辛夷的眼神,姚浮萍别扭却真实的反应,都透着一种与她过往认知中“职场”截然不同的东西。或许……龙胆科技,龙胆草,还有他们,真的不一样?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丝惶恐,又夹杂着隐秘的期待。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没有继续工作,而是打开了一个加密的文档。这是她记录“五彩绫镜”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私人笔记。指尖在键盘上停留许久,她删掉了之前一段关于“警惕团队内部潜在排斥”的悲观分析,重新键入:

    【项目进展:核心模块重构完成,安全性显著提升。团队协作氛围出现积极转变,技术负责人态度趋于务实,初步建立基于专业能力的互动模式。需保持警惕,但可尝试有限度的信任与合作。】

    写完这些,她轻轻呼出一口气。这不仅仅是一段工作记录,更像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确认和鼓励。

    ---

    翌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五彩绫镜”项目组的会议桌上。

    姚浮萍依旧是第一个到的,她面前的三块显示器已经亮起,上面是昨晚她熬夜优化的部分代码。听到脚步声,她头也没抬,只是淡淡说了句:“早。”

    林晚微微一怔,随即回应:“早,姚总监。”

    曹辛夷踩着点进来,神采奕奕,将几份刚打印出来的资料放在桌上:“各位早啊!这是昨晚我整理的用户隐私偏好设置初步调研报告,大家可以看看。”

    会议开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零知识验证”框架与前端用户界面的对接细节上。姚浮萍阐述着她的技术方案,语速很快,逻辑严密。

    “……所以,验证过程的计算压力必须大部分放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只进行最终的结果核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用户数据不被我们平台本身窥探。”姚浮萍敲着白板,目光扫过林晚,“林顾问,从安全角度看,这种架构是否存在服务器被伪造或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这个问题不再是挑衅,而是真正的征询。

    林晚早有准备,调出自己搭建的测试模型:“风险存在。关键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时的双向认证机制,以及验证结果传递的不可篡改性。我建议采用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并且引入时间戳和一次性随机数,防止重放攻击。这是几种可行方案的利弊分析……”她将一份详细的对比图表共享到屏幕上。

    姚浮萍仔细看着,不时提出疑问,两人你来我往,讨论得十分专注。虽然语气依旧直接,偶尔也会因为技术路径的不同而争论几句,但氛围已然是纯粹的技术切磋。

    曹辛夷在一旁听着,偶尔插话补充一些用户交互层面的考量,确保技术方案不会过于复杂而影响用户体验。

    看着这一幕,刚刚推门进来的龙胆草停下了脚步,靠在门框上,没有打扰。他目光扫过正在激烈讨论的姚浮萍和林晚,又看了看旁边认真记录的曹辛夷,冷峻的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对守在门外的助理低声道:“通知下去,上午十点的管理层例会推迟半小时。”

    “是,龙总。”

    会议室内,讨论仍在继续。

    “……好,就按这个思路,采用方案C,但签名算法需要升级到抗量子攻击的版本。”姚浮萍最终拍板,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修改着注释,“林晚,你负责起草这部分的安全实现规范,下午给我。”

    “好的。”林晚应下。这种明确的任务分配和信任交付,在几天前是不可想象的。

    “浮萍姐,林晚,”曹辛夷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还有个事情。关于项目代号‘五彩绫镜’,市场部和品牌团队那边反馈,这个名字虽然有意境,但不够直观,不利于后期推广。他们建议我们内部也讨论一下,有没有更贴切、更容易被普通用户理解和记住的名字?”

    姚浮萍立刻皱眉:“名字有什么关系?技术好就行了!‘五彩绫镜’挺好的,体现了数据流转如绫、洞察如镜的核心。”

    林晚对这个名字倒没什么执念,她更关心功能本身。

    曹辛夷耐心解释:“技术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名字能降低传播成本,更容易建立品牌认知。毕竟我们做的是面向大众的产品。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集思广益嘛。”

    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起名字显然不是这群技术精英的强项。

    “叫‘数据保险箱’?”一个年轻的程序员试探着说。

    “太普通了,而且显得笨重。”立刻有人反驳。

    “隐私守护者?”另一个提议。

    “有点……过时,像十年前的杀毒软件名字。”

    讨论了几句,都没找到特别满意的。

    林晚一直安静地听着,脑海中忽然闪过昨天曹辛夷说的话——“数据流转如绫,洞察如镜”……绫镜……五彩……

    她抬起眼,轻声开口道:“或许……可以叫‘幻镜’?”

    众人目光看向她。

    林晚组织了一下语言,解释道:“‘幻’,可以理解为数据在加密和验证过程中,对外界而言如同幻影,不可捉摸,体现了隐私保护的核心。‘镜’,则保留了原有意象,代表我们的技术能够清晰照见数据流转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而不暴露数据本身。两个字组合,简洁,有点神秘感,也容易记忆。”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幻镜’听起来不像一个沉重的工具,更偏向于一个酷炫的、赋予用户能力的产品,可能更容易吸引年轻用户。”

    她说完,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

    曹辛夷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幻镜’……幻影般的保护,明镜似的洞察……这个不错!既保留了核心技术理念,又更现代,更轻盈!”

    姚浮萍也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难得地没有立刻反对:“……比那些直白的名字强点。技术上,‘幻’字也挺贴切,零知识验证本身就让数据对服务器而言如同‘幻影’。”

    其他组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那就初步定为‘幻镜’?”曹辛夷看向龙胆草刚才站立的方向,虽然人已不在,但她知道龙胆草肯定会支持这个更具传播潜力的名字,“我会跟市场和品牌团队沟通。大家没意见的话,我们内部以后就先用这个代号。”

    众人都没有异议。

    “好,名字定了,大家继续干活吧!”曹辛夷笑着宣布。

    会议继续,讨论下一个议题。林晚低下头,掩饰住眼底一丝微小的波澜。她提出的名字被采纳了,这看似微不足道,却让她感觉到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戴罪立功”的外来者,而是真正开始为这个项目、这个团队贡献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种久违的、属于“创造者”而非“破坏者”的归属感。

    上午的工作在高效而专注的氛围中结束。午休时,姚浮萍再次主动开口:“食堂?”

    这一次,林晚没有犹豫,点了点头:“好。”

    曹辛夷自然也是同行。

    三人并肩走向食堂的身影,落在不少员工眼中,引发了新一轮的私下讨论。但这一次,议论声中少了许多之前的质疑和看戏成分,多了几分对项目组内部关系缓和的好奇与关注。

    冰层正在加速融化。虽然距离真正的坦诚与默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通往春天的航道,已经在这日复一日的代码、争论、甚至是一起吃饭的寻常时光中,被悄然开辟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