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313章、天家墨戏

第313章、天家墨戏

    朱慈炅最近老是被任太后说瘦了,要他多吃点东西,而且房袖也特别赞成任太后的看法,每天让他吃六顿。

    朱慈炅却觉得自己更有力气了,精力也更好了,头痛症似乎已经不见了。张介宾都说皇帝长得好,朱慈炅不知道老娘和小姨妈哪里来的错觉,这两人根本就不会养孩子。

    早上,朱慈炅和小潞王叔祖在交泰殿前一起踢毽子,小娃娃居然比小青年灵活,羽毽次次都直冲小青年脑门,朱常淓接得非常狼狈。

    刚出一身汗,房袖就来叫回乾清宫喝粥了。朱慈炅随手将毽子扔给刘若愚,问朱常淓。

    “小叔祖一起吃吗?”

    朱常淓连忙摆手,“臣吃过早饭才进宫的,不饿。臣看着皇上吃就行。”

    这是朱慈炅的第二餐,不过巳时正。他早间没有理政,人比较放松,此时待人最亲切。

    “驴肉粥欸,昨晚请首辅用膳剩下的。我觉得好吃,小叔祖也出生在河南,肯定好久没吃过了,尝一碗吧!”

    朱常淓连忙点头,“那臣就却之不恭了。不过皇上怎么能用剩菜?这不合规矩。”

    朱慈炅停步。

    “驴也是重要的劳力,我不许随便杀的。小叔祖,咱们家其实坐在火山口,不谨慎点,火山爆发,你我都会尸骨无存。剩菜怎么就不能吃了,天下多少人连剩菜也没得吃。”

    朱常淓很老实,立马低头不说话。两人是祖孙辈,但只有十多岁的年龄差。

    朱常淓被朱慈炅莫名其妙收拾了两次,一次挨了九鞭一次连房子都没收了,两次他都觉得冤,但他没有办法。

    南京除了几个小崽子和福王父子,就他跟皇帝最亲,小皇帝收拾起他来也最不客气,连他的王妃都劝他收敛些。可他什么也没做,要收敛个啥。

    朱慈炅其实在宗室里是最喜欢小潞王的,小潞王跟他亲近,但对皇位又毫无威胁,从法理上说,除非神庙系全完蛋了,他才有机会。

    小潞王已经成年,又是可以做事的大人了。不过,小潞王的风评似乎有些问题,堂堂亲王,家里王妃也漂亮,还留恋烟花之地,最近居然还去赌场。

    在潞藩没人管就算了,在南京,朱慈炅觉得自己当仁不让,一定要好好教育小潞王。

    朱常淓其实很冤,他只是喜欢古玩而已,大疫时是被古玩商人拉去当挡箭牌了,赌场那次他真的只是去收古董的,碰巧而已。

    朱慈炅和朱常淓都只吃了一小碗粥,然后就喝茶漱口。吃完第二餐,朱慈炅就要到御书房练习书法了。

    刘若愚亲自帮朱慈炅在御案上铺开宣纸,研墨侍候。

    朱慈炅提笔盯着朱常淓。

    “小叔祖书法如何?教我一手呗。”

    在朱慈炅眼里一定不学无术的朱常淓没有客气,自信满满的接笔。

    “那臣就献丑了。”

    他站在朱慈炅对面,很快写出八个有力的大字:孝亲敬长,睦亲齐家。然后将宣纸掉个个,展示给朱慈炅欣赏。

    朱慈炅瞪着小眼睛,嘴角直抽抽。朱常淓的字写得不错啊,比朱由崧强多了,比朱慈炅自己——嗯,各有千秋。

    实在看不出来,这小叔祖居然是个文化人。朱慈炅屏息静气,接过紫毫,用尽功力写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常淓刚刚运笔如刀,“孝”字最后一橫劈开宣纸;朱慈炅这回“焉”字也收锋似剑,点点墨迹透纸三分。

    朱常淓接过朱慈炅书法,脸上满是奇怪之色。自家小魔帝果然名不虚传,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谁敢相信这是一个四岁娃娃的书法。

    朱常淓毫不客气,对刘若愚道。

    “皇上的印呢,来,快点加上。”

    朱慈炅愣了下,这八个字出自《中庸》,前面的确还有三个字,致中和,而中和正是朱常淓的字。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天地各归其位,万物便自然生长。朱慈炅见朱常淓写的字让他孝亲敬长,便也回刺了一句,安守本份。

    结果朱常淓好像装不懂,看那架势还有收藏朱慈炅书法的意思。这太恶劣了,但朱慈炅拿他没办法,只好朝刘若愚点头。

    朱慈炅没好气的看着如获至宝的朱常淓。

    “小叔祖进宫到底为了什么?平时都躲朕远远的,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朱常淓指尖抚过宣纸,忽想起离开福王府时自家王妃的低语。“陛下其实是一个纯真孩童,咱们家又没有郑太妃。你其实没必要怕,有什么就摊开了说,陛下说不定还亲近你。”

    他咧嘴笑道:

    “被福王兄逼进宫的,他让臣来教皇上音律。实际上是想打听皇上开发什么郧阳,想问问投资哪一行可以赚钱。”

    说完朱常淓还推开刘若愚,“欸,你这太监轻点,走开。孤亲自来,别弄坏了,这还没有装裱呢。”

    朱慈炅有点吃坏了的表情,这小叔祖是真不见外啊。不过,转念一想,福王这想法,未尝不是自己的助力。

    “如果有技术,搞毛纺不错,不过需要到天汗部去收羊毛。以后天气一年比一年冷,毛衣皮裘定然不愁销路。天汗部有羊超过百万头,如果能够用三成纺线,岁利就绝不会下十万。

    不过,投入肯定也不低。朕听说福王叔祖投资了不少产业,他还有钱?”

    一说这个,朱常淓就来气。

    “他没钱,但他是三哥,他要用我的收藏去银行换钱。皇上,银行换钱,将来是可以赎回来的吧?”

    朱慈炅眨巴着眼睛,久久不语。这两堂兄弟,一个嗜钱如命,一个视钱如粪土,把他都整不会了。

    恰好,陈子壮此时进到御书房,他不认识小潞王,不过认识九襊保和冠,那是朱常淓道法神通的曾祖父定下的亲王款式。

    陈子壮对朱慈炅和小潞王都行揖施礼,然后才将手中文书递交给刘若愚。

    御案上的文书已经很多了,这些通常都是刘若愚、田维章和王坤翻看,有重要的再交给朱慈炅,其他都存档。当然真正重要的,陈子壮这个“大秘”也会直接请朱慈炅过目。

    朱慈炅根本看不过来这些文书,但即便如此,文书仍要摆在他案头。一来文书多显得他比较勤政,二来他兴致来了也要随手抽看,避免太监近臣们不尽心。

    陈子壮只是日常送文书,朱慈炅也是日常随口问话。

    “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

    陈子壮恭敬回话。

    “陛下说今日召见王家桢、梅之涣、朱大典三人,他们一早上就进宫了,现在都在天工院里侯着。

    臣也是顺便来看看陛下空了没。他们和臣都不知道皇上召他们何事,需要多久,所以臣才想问问是这会见还是陛下午休之后再见。”

    朱慈炅瞬间想起来了,这是他挑选的陕西方面大员,人都到南京两天了。

    “那就见吧,朕去会议室。叫上孙先生,军事参谋全部与会。小叔祖,一会陪朕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