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428 章 有人眼红

第 428 章 有人眼红

    十一月的工真市,空气中已经带了寒意。

    市委大楼里,李毅飞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建设沿河生态长廊的规划方案,秘书陈默敲门进来,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书记,省府办刚传来的消息,周副省长下周一带队下来调研,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与高质量发展’。”陈默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补充道,“随行人员名单里,有省报和卫视的记者。”

    李毅飞的目光从规划图上抬起,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周副省长分管工业,是省内知名的“GDP派”干将,作风强硬,以善于引进大项目著称。

    他这次来的时机,恰好赶在工真市经济数据亮眼,但民生投入争议未平的时刻。

    “看来,周省长是来给我们‘指点迷津’了。”李毅飞语气平静,听不出波澜,“按高规格准备接待,汇报材料要扎实,尤其是那几个被我们以环保和劳动保障标准婉拒的大型项目,原因要说透,数据要精准。”

    “明白。”陈默点头,犹豫片刻,还是开口,“书记,最近省里有些风声,说我们工真‘不务正业’,用民生投入挤占了发展空间,还有人质疑您年轻气盛,改革步子迈得太快……”

    李毅飞摆摆手,打断了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真金不怕火炼。”

    然而,“风”比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

    就在调研组抵达的前两天,周末晚上十点,李毅飞接到了紧急报告——城北工业园区一家名为“丰润化工”的小型企业发生二甲苯储罐微量泄漏!

    李毅飞立即驱车赶往现场。

    夜色中,园区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刺鼻气味。应急、环保、消防等部门负责人已到位。

    “情况怎么样?”李毅飞一下车就问,语气沉稳。

    应急管理局局长汇报:“书记,泄漏量不大,已基本控制,三名吸入不适的工人送医观察,生命体征平稳。主要是阀门老化,安全巡检流于形式。”

    园区管委会主任额头冒汗:“丰润化工是老企业,设备更新慢,我们之前发过整改通知书,但他们总以资金困难、停产影响订单为由拖延……”

    李毅飞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干部:“资金困难不是漠视安全生产的理由!人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立即彻查园区内所有类似隐患企业,该停的停,该关的关,没有余地!”

    这起事故在有心人眼里,无疑是攻击工真市治理模式的绝佳弹药。

    果然,第二天,周副省长的调研组抵达时,第一站就“顺路”来到了城北工业园区外围。

    周副省长五十多岁,身材微胖,下车后看着尚未完全散去的警戒线,眉头紧锁。

    “毅飞同志啊,”周副省长开口,声音洪亮,带着权威,“工真市这半年风头很劲,民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我们都听说了。

    但是,不能顾此失彼啊!你看,这最基本的生产安全都出了纰漏,让我怎么相信你们能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我听说,你们把大量行政资源投入到调解家庭矛盾、帮扶个别困难户上,这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随行的省媒记者立刻将镜头对准了李毅飞,等待他的回应。现场气氛瞬间紧绷。

    李毅飞面色不变,微微上前半步,声音清晰而沉稳:“周省长批评得对,安全生产一刻不能放松,这次事故暴露了我们基层监管的薄弱环节,我们一定深刻检讨,严肃追责,彻底整改。”李毅飞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力量,“不过,关于资源投入的问题,我想向省长和各位领导汇报几个情况。”

    李毅飞没有看稿子,数据信手拈来:“今年前三季度,工真市通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解决的各类企业诉求,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四十二,为什么?

    因为前置的劳资纠纷调解、精准的政策推送,把很多问题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我们婉拒的那个高污染电镀项目,同期吸引了三家专注于环保新材料的科技公司落户,预计年产值不低于被拒项目,但能耗只有其三分之一,排污几乎为零。”

    李毅飞目光扫过周副省长和调研组成员:“至于您提到的‘个别困难户’,我想举个例子。

    机械厂的杨文斌师傅,在得到公正处理和帮扶后,他带领的技术小组攻克了一个长期影响产品质量的难题,使得该厂拳头产品的良品率提升了八个百分点,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厂里增加效益近千万。

    省长,您说,这投入是‘舍本逐末’,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周副省长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没想到李毅飞准备如此充分,反驳得滴水不漏。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传来。

    只见马保国带着几十名工人,手持一面锦旗快步走来,后面还跟着联盛电子的负责人、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年轻CEO,以及杨文斌和他的几位工友。

    “周省长,李书记!”马保国嗓门洪亮,“我们是附近工地的,听说省里领导来,我们要给李书记送锦旗!

    去年我们差点拿不到血汗钱,是李书记帮我们主持公道!现在我们有活干,有钱赚,心里踏实!这才叫好环境!”

    联盛电子的负责人接着说:“我们电子厂今年员工流失率创历史新低,为什么?

    工真市解决了员工子女入学、医疗保障这些后顾之忧,工人安心,我们企业才放心扩大生产!”

    年轻的CEO更直接:“我们放弃一线城市选择工真,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政务透明和对创新的包容!

    李书记推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能轻装上阵!”

    杨文斌没多说话,只是将一份盖有厂里公章的技术革新效益证明,默默递到了周副省长随行人员手中。

    这场面,完全超出了调研组的预案。周副省长看着这群质朴而激动的企业和工人代表,脸上的不悦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他深深看了李毅飞一眼,这个年轻的副省长兼市委书记,远比他想象的要沉稳和老练。

    “好啊,毅飞同志,”周副省长的语气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看来工真市确实摸索出了一些新东西,接地气,有实效。这次调研,我们要好好总结你们的经验。”

    危机似乎暂时化解。送走调研组后,李毅飞却并未放松。

    表面的风平浪静下,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果然,深夜,他接到了一位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学长电话。

    “毅飞学弟,你要小心。”对方语气严肃,“今天这场面,让有些人更坐不住了。

    有人正在准备材料,要扣帽子了,主要两点:一是说你们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和土地政策是‘破坏招商规则’,搞‘恶性竞争’;

    二是说你亲自过问司法案件,是‘以权代法’。攻击很快会来,级别可能很高。”

    李毅飞站在窗前,望着楼下依旧亮着灯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眼神锐利如鹰。

    “谢谢,我知道了。”他平静地说,“工真市走的这条路,或许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或许会打破一些固有的藩篱。

    但只要是对得起脚下这片土地,对得起信任我们的人民,我李毅飞,义无反顾。”

    李毅飞拿起电话,拨通了市长赵永辉的号码:“永辉市长,还没休息吧?看来,我们得准备打一场硬仗了。明天一早,开个闭门会议……”

    夜色更深,工真市的灯火在寒风中愈发显得温暖而坚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