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阴阳剥皮人 > 第378章-最后一道题

第378章-最后一道题

    法医解剖室的无影灯下,那台老旧的袖珍收音机像一件出土文物,被小心翼翼地拆解。

    沈默没有直接播放磁带,而是用专业设备将磁带上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波形,投射在主控电脑的屏幕上。

    幽绿色的声谱图如同一片嶙峋的怪石,在屏幕上剧烈起伏。

    林工站在一旁,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仿佛怕惊扰了这场针对声音的“尸检”。

    “看这里。”沈默指着屏幕上一段密集而混乱的波形,“这不是单一音源。它的结构非常古怪,像是把几十段、甚至上百段不同的人类语音切碎,然后用一种非线性的逻辑强行缝合在一起。”

    他迅速操作键盘,软件开始对声谱进行基频分析。

    无数条代表不同频率的细线在屏幕上跳跃、分离、重组。

    几分钟后,一条粗壮的、贯穿始终的核心基频被剥离了出来,像一根贯穿所有碎肉的骨骼。

    系统自动在音源数据库中进行比对。

    进度条走到百分之九十七时,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匹配项。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戴着一副老式眼镜,神情儒雅。

    身份标注:高志远,民俗学者。失踪时间:三年前。

    下方关联文件里,是一段他失踪前在南城大学做的最后一次公开讲座的录音。

    沈默点击播放,一段沉稳的男声从音箱里流淌出来,其声音的基频,与那段非人呓语的核心基调,严丝合缝。

    林工的后背窜起一股寒意。

    一个失踪了三年的学者,他的声音竟然成了诡异事件的主旋律?

    沈默没有理会这份惊悚,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另一件事物吸引了。

    他迅速调出高志远的个人档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精准地定位到了一篇未发表的论文手稿扫描件。

    论文的标题是:《执念的拓扑学边界——一种关于信息残留的假说》。

    沈默的目光飞速扫过那些艰涩的论述,最终,定格在论文的结语部分。

    那是一行手写批注,字迹潦草而急切,仿佛作者在写下它时,正处于某种极度的激动或恐惧之中。

    “……当一种叙事失去了所有的‘质疑者’,当信息闭环内再无一个‘不确定’的节点,它本身便拥有了扭曲现实的权重。如果一件事物无人质疑,它便等于现实。”

    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

    就是这个。

    他豁然开朗。

    残响的所有行为,从城市级的****,到家庭内部的信任爆破,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消灭“存疑”状态。

    它需要绝对的、纯粹的“相信”或“不信”作为能量,而最让它无法理解、无法模拟、无法同化的,恰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是人类独有的,宝贵的“我不知道”。

    它抄了人类文明的所有作业,从宗教的虔诚到科学的实证,唯独漏了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题——怀疑精神。

    “林工,”沈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兴奋的冷意,“我们要给它喂一点它看得懂,但消化不了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天,沈默几乎住在了这个由冷库改造的临时实验室里。

    他利用一台老旧的光学显微镜和高分子凝胶,人工合成了一批在显微结构上与之前样本高度相似的“类残响纤维”。

    这些纤维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和真正残响信息素一致的微弱荧光,但本质上只是无机物。

    他将这些纤维混入从南市巷排水井附近取来的冷却池土壤中,然后,用微雕工具在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超薄铜片上,刻下了一行字:“唤醒仪式坐标:井下十七米,坤位。”

    做完这一切,他将这片铜片小心翼翼地埋入土壤样本的正中央。

    他把装有土壤样本的证物袋交给林工,同时还有三份打印出来的名单。

    “这三个人,是之前最先在网络上传播那份伪造的《疫病防控内部报告》的意见领袖。用匿名快递,把这个寄给他们。”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沈默留下的最后线索。”

    他很清楚,残响就像一个偏执的编辑,绝不允许任何脱离自己剧本的“野史”流传。

    只要有人开始追逐另一个版本的“隐藏真相”,它必然会亲自下场,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对故事的最终解释权。

    果不其然,三天后,网络疯传起一个关于“地下神秘祭坛”的传说。

    那三位意见领袖如获至宝,将“沈默的遗言”渲染成了一场悲壮的、以身殉道的伟大发现。

    一群自称为“真相追寻者”的年轻人,带着直播设备和挖掘工具,浩浩荡荡地集结在了南市巷那口早已废弃的排水井旁。

    在无数网友的在线围观下,他们用绞盘和绳索放下一人,在污浊的井底一番摸索,终于,那片闪着微光的铜片被找到了。

    “找到了!就是这个!‘唤醒仪式坐标’!”井下的人激动地大喊。

    人群瞬间沸腾,直播间的弹幕淹没了整个屏幕。

    正当他们准备按照铜片上的指示,开始所谓的“开启仪式”时,异变陡生。

    井壁上那些湿滑的青苔,突然毫无征兆地泛起一层幽绿色的光芒,光芒流动汇聚,最终在正对井口的位置,浮现出三个清晰无比的大字:“就是这里。”

    神迹!

    人群彻底疯狂了,几个领头者甚至跪倒在地,对着井口顶礼膜拜。

    他们坚信自己就是被选中的人,是揭开世界终极真相的天命之子。

    然而,沈默早已预测到了这一幕。

    他在铜片背面涂覆了一层遇湿缓慢分解的特殊药剂。

    随着井下潮气的渗透和不断滴落的雨水,药剂开始生效。

    直播镜头特写下的铜片上,那行清晰的“唤醒仪式坐标”字迹,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模糊、重组。

    几秒钟后,一行全新的、仿佛用鲜血写就的文字,狰狞地浮现在铜片正面:“你们在帮它长大。”

    人群的欢呼戛然而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混乱中,一名离井口最近的参与者指着井下,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下面……下面有咳嗽声!”

    众人下意识地探头望去。

    只见那片漆黑如墨的积水中,倒映出的不再是井口的天空,而是无数张密密麻麻的脸。

    那些脸,全都是他们自己。

    唯一的不同是,倒影中每一张脸的嘴角,都正缓缓向上扯动,勾起一个僵硬、诡异、绝不属于本人的笑容。

    极致的恐惧如同瘟疫般瞬间引爆。

    有人怪叫着砸毁了手中的直播设备,有人连滚带爬地向巷子外逃去,现场乱成一锅沸粥。

    林工混在边缘地带,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井下的恐怖景象吸引,他拧开一个矿泉水瓶,将里面无色无味的中和液悄无声息地倒入井口。

    液体与污水接触的瞬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水面上却迅速浮起一层薄薄的灰色菌膜,如同巨量纸张燃烧后落下的余烬。

    灰烬在水面盘旋、汇聚,缓缓拼出了四个字。

    “它怕提问。”

    深夜,万籁俱寂。

    沈默独自一人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桥洞原址。

    夜风穿过墙体上的破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吹动了地面上半片被烧焦的纸张。

    那正是他曾经烧毁的、记录着最初推论的笔记残角。

    他俯身,用镊子将它夹起。

    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他看到,纸张的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极淡的墨迹。

    那字迹纤细而飘忽,像是有人用一支极细的毛笔,蘸着清水写上去的。

    “下一个不信的人,是你吗?”

    字迹未干,指尖轻轻一触,便在粗糙的纸面上晕染开来。

    沈默凝视着这行字,良久,一言不发。

    他将这半片焦纸小心翼翼地折成一只小船的形状,轻轻放入脚边的一洼积水之中。

    纸船在小小的水洼里安静地漂浮着,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纸制品。

    但就在它漂到水洼正中央时,一股无形的、温柔的力量将它托了起来,让它悬停在了离水面一指高的半空中。

    下一秒,没有火源,纸船从船尖开始,燃起了一捧幽蓝色的、没有丝毫温度的火焰。

    火光中,一个极其模糊的女性身影一闪而过,仿佛对着他,微微点了点头,又像是在无声地告别。

    火焰燃尽,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沈默知道,苏晚萤寄托在这座城市里的最后一丝执念残响,在传递完这最后的信息后,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彻底回归于虚无。

    他赢了这一局,却也永远地失去了他唯一的、能感知到“另一套法则”的同盟。

    他独自站在桥洞下,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包裹了他。

    世界仿佛在一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连风声都消失了。

    然而,就在这片极致的死寂之中,沈默忽然感觉到,脚下坚实的混凝土地面,似乎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但频率恒定不变的……轻微的嗡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