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永熙盛世的暗涌与回响
永熙三年,京城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御花园里的海棠开得如火如荼,粉白的花瓣铺在青石小径上,像一层柔软的雪。风染霜坐在廊下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捧着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看着不远处慕容宸和几位宗室子弟追逐嬉戏,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
秋枫站在一旁,为她添了些热水,轻声道:“娘娘,太子殿下越来越懂事了,昨日还在书房里跟皇上讨论漕运改革的细节,条理清晰,颇有皇上当年的风范。”
风染霜笑着点头:“宸儿这孩子,性子沉稳,不像瑾儿小时候那般跳脱。只是太过内敛,有时候难免少了些少年人的锐气。”
“娘娘多虑了。”秋枫道,“太子殿下心思缜密,做事稳扎稳打,将来必定是个守成的好君主。再说,有皇上和娘娘在一旁教导,定会越来越出色。”
正说着,内侍总管李德全匆匆走来,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在太和殿议事,让老奴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风染霜心中一动,放下茶杯:“哦?何事如此紧急?”
“老奴不知,只听皇上说,是关于西境通商的事情,几位大臣意见不一,想请娘娘出面拿个主意。”李德全道。
风染霜点了点头:“走吧,去看看。”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在秋枫的搀扶下,缓缓向太和殿走去。沿途的宫娥太监纷纷躬身行礼,神色恭敬。如今的风染霜,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步步为营的皇后,她是南夏的太皇太后,是慕容瑾和慕容宸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在朝堂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走进太和殿,只见慕容瑾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下方站着几位大臣,神色各异。看到风染霜进来,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太皇太后娘娘!”
“免礼。”风染霜摆了摆手,走到慕容瑾身边的偏椅上坐下,“瑾儿,何事让你如此为难?”
慕容瑾叹了口气:“母后,是关于西境通商的事情。西境平定后,耶律齐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清除,周边几个国家都有意与我南夏通商,互通有无。儿臣觉得这是好事,既能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又能巩固边境的安定。但几位大臣却有不同意见。”
他指了指站在最前面的户部尚书张大人:“张大人认为,西境刚刚安定,局势还不稳定,贸然通商,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通商会导致关税减少,影响国库收入。”
张大人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臣以为,西境周边的国家,虽然表面上与我南夏交好,但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通商之后,人员往来频繁,难免会有奸细混入我南夏,危害国家安全。而且,我南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若是大量流入他国,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百姓怨声载道。”
风染霜看向另一边的礼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有何看法?”
李大人上前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臣与张大人的看法不同。臣认为,通商是利大于弊。西境周边的国家,大多资源匮乏,而我南夏物产丰富,通商之后,我南夏可以将多余的物资卖出去,换取他国的马匹、皮毛、玉石等特产,这对我南夏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而且,通商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边境冲突,实现互利共赢。至于张大人担心的奸细问题,我们可以加强边境的管控,严格审查往来人员,就能有效避免。”
“臣附议李大人的看法!”兵部尚书王大人也上前说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西境的秦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长期驻扎在边境,军费开支巨大。通商之后,边境的商业繁荣起来,朝廷可以增加税收,缓解军费压力。而且,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通商关系,也能让他们成为我南夏的盟友,共同抵御潜在的威胁。”
几位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慕容瑾看着他们,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风染霜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你们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朕认为,西境通商,势在必行。”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首先,”风染霜道,“西境刚刚平定,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急需恢复生产,改善生活。通商可以让边境的百姓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这对于稳定西境的局势至关重要。其次,我南夏虽然物产丰富,但有些物资,比如优质的马匹、稀有金属等,仍然需要从他国进口。通商可以弥补我南夏的资源短板,增强国家的实力。再者,与周边国家通商,不仅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还能让我南夏的文化和影响力传播出去,彰显我南夏的盛世气象。”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张大人担心的奸细问题和物价上涨问题,朕认为,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我们可以在边境设立专门的通商口岸,加强对往来人员和货物的审查;同时,制定合理的关税政策,调节物资的进出口数量,避免物价大幅波动。另外,我们还可以与通商国家签订条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风染霜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心服口服。张大人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英明,臣刚才考虑不周,恳请娘娘责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风染霜道,“张大人不必自责,你也是为了国家着想。以后议事,还需多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
“臣遵旨!”张大人躬身领命。
慕容瑾看着风染霜,眼中满是敬佩:“母后,儿臣明白了。儿臣这就下令,制定西境通商的详细方案,尽快推行。”
“好。”风染霜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给你了。记住,推行通商政策,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多倾听百姓的意见,及时调整政策,确保通商能够真正惠及百姓,造福国家。”
“儿臣定当铭记母后的教诲。”慕容瑾躬身说道。
议事结束后,大臣们纷纷退下。风染霜留在太和殿,与慕容瑾闲聊起来。
“瑾儿,最近朝堂上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风染霜问道。
慕容瑾叹了口气:“母后,其他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只是,儿臣觉得,最近朝中的一些老臣,似乎对新政的推行还有些抵触。虽然他们不敢明着反对,但在暗中却时常制造一些小麻烦,影响新政的实施效果。”
风染霜心中了然:“这些老臣,大多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保守派,思想僵化,难以接受新的事物。你也不必太过强求,只要新政能够真正惠及百姓,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他们自然会慢慢接受。”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故意阻挠新政的大臣,不必客气,该罢黜的就罢黜,该降职的就降职,不能让他们影响了新政的推行。但对于那些只是思想保守、并无恶意的大臣,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慢慢理解新政的好处。”
“儿臣明白。”慕容瑾道,“儿臣会注意的。只是,有些老臣,资历深厚,根基稳固,若是贸然处置,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这个朕知道。”风染霜道,“你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比如,将他们的亲信调离重要岗位,任命一些支持新政的年轻官员;或者,通过考核的方式,淘汰一些能力不足、思想保守的官员。这样既能避免引起大的动荡,又能达到整顿朝堂的目的。”
慕容瑾点了点头:“母后说得对,儿臣这就照办。”
就在这时,秋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皇上,太皇太后娘娘!不好了!北境传来消息,拓跋部落发生内乱,瑶瑶公主被人软禁了!”
风染霜和慕容瑾心中一震,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什么?”风染霜猛地站起身,“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拓跋烈呢?他怎么会让瑶瑶公主被人软禁?”
秋枫道:“娘娘,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只听北境的使者说,拓跋部落的二首领拓跋虎,联合了一些部落长老,发动了政变,软禁了拓跋烈和瑶瑶公主,想要夺取部落的控制权。”
慕容瑾眉头紧锁:“拓跋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拓跋烈待他不薄,瑶瑶公主也深受部落百姓的喜爱,他怎么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风染霜心中焦急万分,瑶瑶是她的女儿,是她的心头肉。她怎么也没想到,瑶瑶在北境竟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情。
“秋枫,立刻传朕的旨意,让北境的秦军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慕容瑾沉声道,“另外,派使者前往北境,查明事情的真相,尽量与拓跋虎谈判,让他释放瑶瑶公主和拓跋烈。”
“是!”秋枫躬身领命,立刻转身离去。
风染霜看着慕容瑾,眼中满是担忧:“瑾儿,瑶瑶她……”
“母后,您放心。”慕容瑾安慰道,“瑶瑶公主聪慧善良,深受拓跋部落百姓的喜爱,拓跋虎不敢伤害她。而且,北境的秦军实力强大,拓跋虎若是敢伤害瑶瑶公主,儿臣定会率军北上,踏平拓跋部落!”
风染霜点了点头,但心中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少。她知道,拓跋部落的内乱,不仅仅是部落内部的权力斗争,背后很可能还有其他势力的介入。北境的局势,恐怕又要变得动荡不安了。
接下来的几天,风染霜茶饭不思,日夜牵挂着瑶瑶公主的安危。慕容瑾也时常派人前往北境打探消息,但每次传来的消息都不尽如人意。拓跋虎态度强硬,拒绝与南夏使者谈判,还声称瑶瑶公主是拓跋部落的人,南夏无权干涉拓跋部落的内部事务。
这天,北境的使者再次传来消息,说拓跋虎已经正式登上了拓跋部落首领的宝座,并且扬言,若是南夏敢出兵干预,他就会联合北境的其他几个部落,共同对抗南夏。
慕容瑾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怒:“拓跋虎这个逆贼!竟然如此嚣张!朕定要率军北上,将他碎尸万段!”
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在太和殿议事,商议出兵北境之事。
“皇上,拓跋虎联合其他部落,势力不容小觑。”兵部尚书王大人道,“北境的秦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长期驻扎在边境,兵力分散,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会遭遇不测。”
“王大人说得对。”户部尚书张大人也道,“皇上,如今西境的通商政策刚刚推行,国库虽然充盈,但出兵北境,军费开支巨大,恐怕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国内的百姓刚刚过上安稳的日子,若是再次发动战争,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几位大臣纷纷附和,反对出兵北境。
慕容瑾看着他们,心中十分焦急:“难道朕就眼睁睁地看着瑶瑶公主被人软禁,看着拓跋虎在北境为所欲为吗?瑶瑶是朕的妹妹,是南夏的公主,朕不能不管!”
风染霜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她心中也十分想立刻出兵北境,救出瑶瑶公主,但她也知道,大臣们说得有道理。出兵北境,风险太大,一旦失败,不仅会损失大量的兵力和财力,还可能导致北境局势失控,甚至影响到南夏的整体稳定。
她思考片刻,缓缓开口:“瑾儿,大臣们说得有道理。出兵北境,确实不是明智之举。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让南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母后,那瑶瑶她怎么办?”慕容瑾焦急地问道。
“瑶瑶不会有事的。”风染霜道,“拓跋虎虽然发动了政变,但他刚刚登上首领的宝座,根基不稳,部落内部还有很多人反对他。而且,瑶瑶深受部落百姓的喜爱,拓跋虎若是敢伤害瑶瑶,定会引起部落百姓的不满,到时候,他的地位也会受到动摇。”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现在不能出兵, but 也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帮助瑶瑶公主和拓跋烈脱困。比如,我们可以暗中联络拓跋部落中反对拓跋虎的势力,支持他们发动政变,推翻拓跋虎的统治;同时,我们可以对拓跋虎施加压力,切断与拓跋部落的通商往来,冻结拓跋部落的物资供应,让他陷入困境。”
慕容瑾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母后说得对!我们可以双管齐下,既暗中支持反对拓跋虎的势力,又对他施加压力,这样一来,拓跋虎肯定会吃不消,到时候,他就会主动释放瑶瑶公主和拓跋烈。”
“嗯。”风染霜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给你了。你要尽快派人前往北境,暗中联络拓跋部落的反对势力,同时,下令切断与拓跋部落的通商往来,冻结他们的物资供应。另外,你还要加强北境的防御,防止拓跋虎狗急跳墙,率军南下入侵。”
“儿臣遵旨!”慕容瑾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接下来的日子里,慕容瑾按照风染霜的计策,派人前往北境,暗中联络拓跋部落的反对势力。同时,他下令切断了与拓跋部落的所有通商往来,冻结了拓跋部落的物资供应。
拓跋虎得知消息后,十分愤怒。他没想到南夏竟然会采取这样的措施。失去了南夏的物资供应,拓跋部落的百姓们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粮食短缺,生活用品匮乏,部落内部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而拓跋部落中反对拓跋虎的势力,在南夏的暗中支持下,也逐渐壮大起来。他们四处联络部落百姓,揭露拓跋虎的阴谋和罪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几个月后,拓跋部落的反对势力发动了政变,率领部落百姓,围攻拓跋虎的宫殿。拓跋虎的军队人心涣散,根本无法抵挡,很快就被击溃。拓跋虎本人也被叛军抓获,押到了瑶瑶公主和拓跋烈面前。
瑶瑶公主看着拓跋虎,眼中满是愤怒:“拓跋虎,你这个逆贼!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拓跋虎跪在地上,神色沮丧:“公主殿下,烈首领,臣也是被逼的。是北境的黑狼部落首领黑煞,他答应我,只要我推翻烈首领,他就会支持我成为拓跋部落的首领,并且帮助我统一北境的所有部落。”
瑶瑶公主和拓跋烈心中一震,没想到这件事背后还有黑狼部落的介入。
黑狼部落是北境的一个强大部落,一直以来都对南夏虎视眈眈,想要入侵南夏的领土。这次拓跋部落的内乱,竟然是黑狼部落一手策划的。
拓跋烈脸色铁青:“黑煞这个卑鄙小人!竟然敢暗中策划如此大的阴谋!我定要率军攻打黑狼部落,为南夏和拓跋部落报仇!”
瑶瑶公主点了点头:“烈,我们不能就这么放过黑狼部落。他们的野心太大了,若是不及时铲除,将来必定会成为南夏和拓跋部落的大患。”
就在这时,南夏的使者赶到了拓跋部落,带来了慕容瑾的旨意。旨意中说,南夏愿意与拓跋部落联手,共同对抗黑狼部落,彻底清除北境的隐患。
拓跋烈和瑶瑶公主心中大喜,立刻答应了南夏的提议。
不久后,慕容瑾率领五万大军,从京城出发,前往北境。拓跋烈也率领拓跋部落的军队,与秦军汇合。两国联军并肩作战,士气高昂,向着黑狼部落的领地进发。
黑狼部落的首领黑煞,得知南夏和拓跋部落联军前来攻打,心中十分害怕。他没想到拓跋虎竟然这么快就被推翻了,更没想到南夏会如此重视这件事,竟然派出了五万大军。
黑煞立刻召集部落的军队,做好防御准备。同时,他还派人前往北境的其他几个部落,请求他们出兵相助。但由于黑狼部落平时作恶多端,欺压其他部落,其他部落都对他们十分不满,没有人愿意出兵相助。
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黑狼部落的都城。黑狼部落的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根本不是联军的对手,很快就被击溃。黑煞本人也被秦军抓获,押到了慕容瑾面前。
慕容瑾看着黑煞,眼中满是愤怒:“黑煞,你这个逆贼!竟然敢暗中策划阴谋,挑起拓跋部落的内乱,想要入侵我南夏的领土!今日,朕定要为南夏和北境的百姓报仇!”
黑煞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皇上,饶命啊!臣一时糊涂,才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愿意归顺南夏,从此不再与南夏为敌!”
“晚了!”慕容瑾厉声喝道,“你作恶多端,害死了无数百姓,罪大恶极!朕岂能饶你!”
他立刻下令,将黑煞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黑狼部落被彻底消灭后,北境的局势再次恢复了安定。拓跋烈和瑶瑶公主率领拓跋部落的百姓,重建家园,与南夏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不久后,瑶瑶公主和拓跋烈回到了京城。风染霜看着平安归来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欣慰,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瑶瑶,你回来了,母后好想你。”风染霜抱住瑶瑶公主,哽咽着说道。
“母后,儿臣也想你。”瑶瑶公主也抱住风染霜,泪水直流。
慕容瑾看着母女团聚的场景,心中也十分高兴。他立刻下令,在宫中设宴,款待瑶瑶公主和拓跋烈,以及所有有功之臣。
席间,慕容瑾举起酒杯,对拓跋烈道:“烈首领,此次多亏了你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消灭黑狼部落,稳定北境的局势。朕敬你一杯!”
拓跋烈也举起酒杯,与慕容瑾碰了一下:“皇上客气了。南夏与拓跋部落,唇亡齿寒,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今后,拓跋部落愿意永远与南夏交好,共同守护北境的安定。”
“好!”慕容瑾大笑道,“朕相信,有我们两国的联手,北境一定会永远安定祥和,百姓们也会永远幸福安康!”
众人纷纷举杯,共庆胜利,大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风染霜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从当年的深宫暗斗,到如今的国泰民安;从当年的风雨飘摇,到如今的盛世繁华,她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和险阻,也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牺牲。
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守护了南夏的江山,守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宴席结束后,瑶瑶公主留在了宫中,陪伴在风染霜身边。母女俩坐在坤宁宫的暖阁里,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母后,这些年,您辛苦了。”瑶瑶公主看着风染霜鬓角的白发,心疼地说道。
风染霜笑了笑:“傻孩子,母后不辛苦。看到你平安幸福,看到南夏越来越繁荣昌盛,母后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瑶瑶,你在北境这些年,也长大了不少。母后知道,你在那里受了很多委屈,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这些都是你的财富,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瑶瑶公主点了点头:“母后,儿臣明白了。这些年的经历,让儿臣明白了很多道理。儿臣知道,作为南夏的公主,肩上肩负着守护家国的责任。今后,儿臣会和烈一起,好好守护北境,不辜负您和父皇的期望。”
风染霜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女儿已经真正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了。
接下来的几年,南夏的发展越来越好。永熙新政的推行,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西境的通商政策,让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繁荣;北境的安定,让边境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慕容宸也渐渐长大成人,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心怀天下,深受百姓们的喜爱。慕容瑾看着儿子越来越优秀,心中十分欣慰,便将更多的朝政交给了他处理,自己则安心辅佐儿子,同时照顾风染霜的身体。
风染霜的身体虽然不如从前,但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她每天都会在宫中散步,看看花草,听听戏曲,或者教导孙子孙女们读书写字。她的生活平静而幸福,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天,风染霜坐在坤宁宫的庭院里,看着满园的春色,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当年刚入宫时的小心翼翼,想起了与李林甫旧部的周旋,想起了平定李承泽叛乱的惊心动魄,想起了与靖王慕容恒的较量,想起了北境和西境的烽火硝烟,想起了贤妃的背叛,想起了秦将军的牺牲,想起了瑶瑶公主在北境的遭遇……
那些曾经的伤痛和遗憾,那些曾经的艰难和险阻,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被抚平。她曾经用最后的假洒脱,骗了所有人,除了自己。但现在,她已经不再需要假装。她真正地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她知道,南夏的盛世,来之不易。她和慕容冷越,以及所有南夏的百姓,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份盛世,也将在慕容瑾和慕容宸的治理下,继续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庭院里,温暖而美好。风染霜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一生,没有白活。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南夏的江山,守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从此,南夏永熙盛世,国泰民安,千秋万代,永续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