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后。
李易告辞离开。
李世民虽然对大孙的话半信半疑,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对噶尔·东赞的许诺反悔。
毕竟,他是万国来朝的大唐天可汗,金口玉言。
要是随口一说再反悔,岂不是显得他这个皇帝反复无常。
很快,夜凉如水。
李世民打了个哈欠。
因为今天接见吐蕃使者的原因,他中午也没有休息,所以现在颇为疲惫,便准备入睡。
片刻后。
李世民躺在榻上,眼睛一闭,缓缓入睡。
...........
李世民微微睁开眸子,旋即便看到自己似乎身处一处山坡之上的高点,下方正在交战,他仔细一看,便认出是大唐与吐蕃的将士。
“此处似乎是......大非川。”
李世民眉头微微蹙起,旋即认出来这处战场。
他是当今世上有数的军事大家,亲自骑马去过许多战场,对适合打仗的地形都有所了解,而吐蕃与大唐交界的大非川,他当然也是知晓的。
只是,吐蕃人也敢跟大唐争锋?
忽然,一阵旁白响起。
【咸亨元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夺取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安西四镇,大唐被迫罢废安西都护府,西域经营遭受重创。】
李世民心里一惊,旋即心里震怒。
安西四镇居然被吐蕃夺取了?
这吐蕃人竟敢如此冒犯大唐!
就不怕大唐的刀锋?
他刚刚闪过这个念头,那旁边又响起。
【仪凤三年,大唐派李敬玄率军 18万反击吐蕃,在青海大非川之战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吐蕃彻底控制青海地区,成为西北边境第一大威胁。】
似乎是印证旁白的说法,下面的战场上,吐蕃将士利用地形和机动性,将唐军分割包围。
唐军的阵列被冲得七零八落,旌旗倒伏,哀嚎遍野。
唐军将士的赤红战袍在吐蕃铁骑的冲击下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般破碎。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剧烈波动,获得金色宝箱*1】
“十八万!全军覆没?”李世民身子都在颤抖,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
他曾引以为傲的、战无不胜的大唐雄师,竟在这片高原之下折戟沉沙,被那些他视为边鄙的吐蕃人肆意屠戮。
李世民内心都在颤抖,想到吐蕃人今日的恭顺,若非有梦中奇术,可以映照“未来”,谁能想到吐蕃人会有朝一日强到这般地步。
他正想着,面前场景骤然转换,不再是开阔的战场,而是长安城外!
烽烟滚滚,遮天蔽日。
熟悉的朱雀大街景象扭曲变形,取而代之的是吐蕃人狰狞的狼旗在长安城头猎猎作响!
李世民见状,脸色大变。
长安城内,怎么会有吐蕃人的旗帜?
【至德二载起,吐蕃陆续攻占河西走廊的威戎、神威等军镇,逐步切断大唐与西域的最后联系。】
【广德元年,吐蕃趁大唐安史之乱后国力空虚,率领 20万大军东进,连破邠州、奉天、武功,直逼长安。】
【唐代宗仓皇出逃陕州,吐蕃攻入长安,拥立邠王李守礼之孙李承宏为傀儡皇帝,改元,置百官。吐蕃兵在长安烧杀抢掠十五日,府库市里,为之一空。】
【这是大唐开国以来都城首次被外族攻陷,统治权威遭受重创。】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濒临崩溃,获得至臻·金色宝箱*1】
李世民脸色僵硬,看到吐蕃士兵在长安街头策马狂奔,狂笑着将抢掠来的珍宝丝绸挂在马鞍上。
昔日繁华的东市、西市火光冲天,哀鸿遍地。太庙的屋顶似乎都在冒烟。
更刺痛李世民眼睛的是,他看到一个穿着不合身龙袍的李唐宗室,在吐蕃将领的监视下,战战兢兢地坐在他曾坐过的御座上。
奇耻大辱!亡国之危!
【贞元二年,吐蕃攻陷沙州。至此,河西走廊完全沦陷于吐蕃之手,大唐与西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近百年,河陇数十万唐人沦为吐蕃奴役。】
【贞元六年,吐蕃攻占北庭都护府,大唐彻底失去对西域的所有控制,西域诸国尽数臣服吐蕃。】
面前的画面渐渐终止。
李世民又重回到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唯有面前鎏金的大字浮现在自己面前。
虽然一片安静,但是李世民仿佛依然能够听到无数大唐军民的哀嚎,长安陷落,无数大唐子民落入敌手被蹂躏!
李世民拳头紧握,脸色难看。
这些吐蕃人表面恭顺,日后竟能成大气候。
看来真是小看松赞干布了。
好一会儿。
李世民渐渐冷静下来。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大唐灭亡的场面。
他又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
“武氏代唐”之后,唐应该已经灭了,变成了周才是,后面怎么还会有唐?
他百思不得其解,干脆朝着一片虚空拱手。
“请圣祖示下,这安史之乱是何?”
“武氏代唐之后,为何还有唐?”
他刚刚可没忘记,吐蕃之所以趁机攻打大唐,是趁人之危,“安史之乱”对大唐影响很大。
在他话音落下之后,虚空之内久久没有动静。
李世民有些尴尬,寻思圣祖也挺忙的,应该没空搭理他。
旋即,他面前忽然画面一转。
出现在了一片广袤辉煌的大殿中。
神都,洛阳。
旁白声忽然响起。
【神都洛阳,紫微城,长生殿。武周神龙元年正月。】
【女皇武则天已八十二岁高龄,沉疴缠身,风疾反复发作,目不能视,口齿不清,朝政大权逐渐落入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手中。二张恃宠而骄,把持宫禁,隔绝内外,甚至矫诏,引得朝野怨愤,人心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