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 第209章 秦王破阵乐

第209章 秦王破阵乐

    李世民在郁闷的时候,画面流转。

    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处,歌舞升平。

    丝竹管弦之声靡靡,舞姬身姿曼妙,水袖翻飞。案几上珍馐罗列,美酒飘香,一派宴饮升平之象。

    一个身着崭新袍服的使者,大马金刀地坐在主宾席上,对眼前的歌舞佳肴只是略略扫过,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

    “诸位将军......”使节饮尽杯中酒,声音洪亮,“长安已破,僖宗小儿仓皇如丧家之犬,奔窜巴蜀。我大齐皇帝陛下,承天应命,已于含元殿登基,改元‘金统’。”

    他淡淡的扫视着席间面色各异的守城将领与文官。

    “陛下仁德,念尔等亦是汉家儿郎,曾为那昏聩李唐效力,实属无奈。”

    “今特遣本使,晓谕尔等,献城归顺,犹未为晚!将军若开城相迎,不仅阖城百姓免遭刀兵之祸,将军亦不失封侯之位,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丝竹声不知何时已停歇,舞姬们也战战兢兢地退到一旁。

    厅堂内落针可闻,只有使节的话语在回荡,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多守将端着酒杯的手微微发颤。

    李世民见状,眉头微微蹙起,心里嘀咕。

    这是在谈判招降?

    这种事情他经历的多了。

    不过以往都是主动的一方,现在看到后世子孙的这般模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画面再一转。

    一间病榻内,一个中年男子面带病容。

    【僖宗西逃途中,曾于凤翔泣血托付节度使郑畋:“凤翔,国之西门!社稷存续,尽系卿身!务阻贼西进!”郑畋临危受命,誓与城共存亡。然黄巢威势骇人,军心涣散,将领多欲降保命,监军亦暗通款曲。不久后黄巢的招降使节入城谈判,守军还专门设宴款待,郑畋回天乏术,愤懑病倒。】

    李世民恍然。

    此人便是郑畋了。

    而此时,画面再转。

    又回到了刚刚的宴会厅。

    一众将士面对使者的话,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讪讪。

    使者也不在意,反正在他眼里,这些人不过是做无谓的挣扎。

    而此时宴会厅内,靡靡之音渐歇,舞姬敛裾退下,只留下杯盘狼藉和一片压抑的沉默。

    黄巢使节志得意满,环视着席间大多已露怯意的唐军将领,冷冷一笑。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寂中,府邸深处,似乎有人低语了几句。

    忽然!

    一阵低沉雄浑、仿佛自大地深处滚来的鼓点骤然炸响!

    “咚!咚!咚咚咚!”

    这鼓声刚劲有力,带着一股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仿佛有开山裂石、摧枯拉朽的力量,瞬间撕裂了宴席上的靡靡气氛。

    紧接着,琵琶铮铮,声似裂帛,划破空气。

    号角呜咽,苍凉而悲壮。

    甫一响起,便如一道惊雷在厅堂内炸响。

    所有人一愣,面露震惊,脑海里回荡一个念头。

    是《秦王破阵乐》!

    作为大唐的将领,他们对这首乐曲,再熟悉不过。

    席间,一位须发斑白的老校尉,原本浑浊黯淡的双眼猛地瞪圆了。

    熟悉的旋律,激荡的鼓点,瞬间将他拉回到数十年前,听着爷爷讲述着秦王威武事迹的时候。

    那时他还是个孩子,爷爷是个伍长,最爱给他讲述太宗皇帝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故事。

    颤动的乐声越来越响。

    他仿佛又看到了猎猎军旗,听到了震天喊杀,感受到了那份身为大唐军人的无上荣耀与热血!

    “呜……”浑浊的老泪再也抑制不住,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滚滚而下,他下意识地挺直了佝偻的脊背。

    “太宗皇帝……”旁边一个中年将领,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被他生生捏碎。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想起了史书上传颂的贞观雄风,想起了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想起了自己祖辈、父辈为守护这江山洒下的热血。

    再看看眼前这屈辱的招降宴席,看看趾高气扬的贼寇使者,巨大的屈辱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如同烈火般灼烧着他的心。

    旁边的一个文官,此刻也僵在了原地。

    乐声如洪钟大吕,敲打在他麻木的心上。

    将这座曾沐浴太宗荣光、拱卫京畿的重镇,献给逆贼?

    他握着酒杯的手颤抖起来。

    乐曲声越来越激昂,仿佛落入油锅的水滴,瞬间让整个殿内沸腾起来。

    “呜啊啊!”

    “大唐!我的大唐啊!”

    厅堂内外,瞬间被悲愤的哭嚎声淹没。

    屈辱和不甘,犹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喷出。

    一时间,厅堂内,哭声阵阵,没有了刚刚热闹的气氛。

    使者被这突如其来的悲声震得一愣,脸上的志得意满瞬间凝固,满是茫然。

    他环顾四周,只见方才还强作镇定、甚至有些谄媚的唐军将领和文官们,此刻竟个个涕泗横流,捶胸顿足。

    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他皱眉道:“尔等……这是何意?!”

    “莫非对我大齐皇帝陛下的恩典不满?”

    席间哭声为之一滞,空气瞬间紧绷。

    将领们泪痕未干,眼神却是变得凛冽起来。

    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一触即发。

    一位身着青衫、面容儒雅的幕僚猛地站起。

    他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抢步上前,对着黄巢使节深深一揖。

    “上使息怒!上使息怒啊!”

    “吾等只是念及我郑畋节度使大人啊!”

    “郑节帅他病倒了!病势沉重,缠绵病榻,连今日这场为迎接上使而设的宴席都无法出席。”

    “将军们念及郑节帅往日恩义,体恤他鞠躬尽瘁却病体难支,一时悲从中来,难以自持。”

    “这才失态痛哭!惊扰了上使,万死!万死啊!”

    席间其他反应过来的官员也连忙附和:

    “是啊上使,郑节帅为国操劳,积劳成疾……”

    “我等感念节帅恩德,一时情难自已……”

    “绝无半分对陛下不敬之意!”

    黄巢使节狐疑地审视着众人。

    他看看那幕僚情真意切、惶恐卑微的样子,再看看席间将领们虽然强压悲愤但确实个个面带忧色,又想到郑畋确实病倒的消息他也略有耳闻,心中的疑虑虽未完全消散,但那股剑拔弩张的杀气却被暂时压了下去。

    他冷哼一声,重新落座。

    “原来如此。郑节帅倒是个忠臣。罢了,念尔等一片忠心,本使也不深究了。”

    他端起酒杯,环视一圈。

    “尔等既知天命,便该速速劝郑节帅顺应天时,献城归顺!莫要自误,更莫误了阖城百姓性命!饮胜!”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端起酒杯,强挤笑容,齐声道:“谢上使宽宥!饮胜!”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剧烈波动,获得金色宝箱*1】

    旁观的李世民在目睹这一切,心绪翻腾。

    他一时间,有些难以平静,眼中有些茫然。

    几百年之后,朕的曲子,还能让人动容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