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 第344章 校长:你说的话我不爱听

第344章 校长:你说的话我不爱听

    “哦?敬芝啊,你觉得李学文将来有可能会变成第二个李德邻?”

    武汉临时官邸里,校长听着何总长告的黑状,脸上面无波澜,眼皮子都没抬一下,看不出丝毫心里的想法。

    何总长连忙躬身,继续加码道:“委座明鉴,学文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对委座的忠心,眼下看来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此子行事过于跋扈,当众殴打长官,缴械友军,私设公堂,甚至还行夺中将职衔之事。”

    “此番他又将宝贵的战车,未经请示便私自借调给杜光亭,美其名曰支援友军,实则是在收买人心,结交往来”

    “今日他能送战车,来日他若羽翼更丰,手握更多资源,又会做出何等事来?”

    “现在他盘踞南阳,军政一把抓,俨然已是独立王国之势,其麾下中央军,只怕只知有李学文,而不知有常公,有党国啊....”

    听着何总长嘀嘀咕咕的谗言,校长那是相当的不爱听,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来。

    对于下面人的各方关系,校长知道的一清二楚。

    今天何敬芝为什么过来,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原因自然是兰封会战之后李学文通电全军,说要毙了他侄女婿这件事嘛。

    耐心的等何敬芝说完后,校长缓缓端起桌上的白开水,呷了一口,这才开口说道:“敬之啊,你多虑了。”

    “常公,我也是一心为了党国啊,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殷鉴不远啊”

    何敬芝见到没有前面那段话没有用,连忙继续为李学文上眼药,连历史上那些将领坐大,最终反噬其主的故事都搬了出来。

    要是小李长官在这里,高低要给何敬芝竖上一个大拇指,说上一句:看人真准。

    “够了”

    校长将手中的茶杯不轻不重地往桌上一顿,不满的说道:“敬之,你是党国的柱石,是我的肱股,看待问题,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一些,胸襟也要更开阔一些。”

    “学文是什么人,我比你清楚,他少年心性,跋扈是跋扈了些,做事也喜欢讲些个人意气。但若论起对党国,对我常某人的忠心,黄埔上下,能出其右者不多。”

    “他年纪轻,火气盛,做事是冲动了一些,不顾及后顾人情,这一点,我已经严厉申饬过他了,敬芝你作为长官,应该多些包容,多加引导,而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捕风捉影”

    “至于你说的什么‘只知有李长官,不知有我常某人.....’”

    说到这里,校长停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抓起了桌子上的电话,让人联系远在南阳的中央一军炮兵团驻地。

    南阳距离武汉不远,以前就有电话接通。

    中央一军入驻南阳后,南阳地区便上了武汉这边的关注名单,双方对原有的通讯线路进行了维护和加强,确保南阳与武汉大本营的联络畅通。

    二十分钟后,电话接通。

    校长拿着话筒,当着何敬芝的面,用他那带着浓重奉化口音的官话,沉声问道:“我是常凯申,接电话的是哪个?你们团长梅思源在不在?”

    电话那头显然没料到会是校长亲自来电,一阵明显的慌乱和椅子拖动声后,一个紧张到有些变调的声音传了过来:“报...报告校长,学生是中央突击第一军炮兵团少校参谋刘明,梅团长在团部”

    “哦,刘明少校,你是哪一期的?”

    “报告校长,学生八期炮兵科二总队毕业”

    “好,好,八期,也是我的学生,刘明少校我记住你了”校长语气放缓,带着对学生的语气温和的说道:“思源既然在,让他来接电话。”

    “是,校长请稍等。”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话筒被接过,梅思源恭敬的声音传来:“校长,学生梅思源向您报到,请校长训示”

    “思源啊”校长直接切入主题,语气不容置疑的说道:“我决定在武汉与日寇决战,目前战况激烈,前线急需重火力支援。”

    “你炮兵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我中央军之精锐,现命令你部,即刻做好一切准备,于四十八小时内完成集结。”

    “全团开拔,移防至信阳前线,归入第一战区序列,听候一战区程浅长官调遣,所需车辆,燃料,我会令后勤部即刻协调,有无困难?”

    听完话筒内传来的内容,梅思源只觉得头疼无比,校长又踏娘的开始微操了。

    我这个炮兵团是军部直属,又不是独立炮兵团,上面还有军长在呢,您大校长远在武汉,跳过军长,师长,直接给我这个团长下开拔命令?

    这合适吗?

    今天的微操不算什么,梅思源怕的是校长微操上瘾,频繁的对他这个炮团进行远程微操。

    每当想起徐州战场上,校长亲临中央一军指挥作战时期,对自己炮团的微操,搞得自己这个团长不知道下面营连的位置,梅思源就觉得头皮发麻。

    心里对校长的微操感觉到恐惧,但嘴上却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挺直腰板,对着话筒斩钉截铁地答道:“是,校长,学生坚决服从命令,炮兵团保证按时开拔,抵达指定位置,绝无困难”

    这会别说调他的炮兵团,就是校长让他立刻只身去武汉报到,他也得高声答“是”。

    梅思源不是傻子,接到校长微操的电话,别管愿意不愿意,必须让校长感觉到他对麾下部队如臂使指,其它事等挂断电话以后再说。

    在电话里别说敢说出不同意了,但凡是犹豫几秒,未来的前途就要堪忧了。

    “好,这才是我黄埔军人的本色,一切以党国利益为重,以抗战大局为重,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抵达后的驻地安排,侍从室会另行电告中央一军军部”

    电话挂断后,校长缓缓转过身,看着何总长,语气自信的说道:“敬之,你都听到了,中央一军的军官都是我的学生,我一道命令,便可将最精锐的炮兵团调离南阳,驰援千里”

    “所以,有些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