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引良宵 > 第38章 长安不缺生意,也不缺聪明人

第38章 长安不缺生意,也不缺聪明人

    程恬戴着帷帽,领着崔府拨给她的四名身形健壮的家丁,一路无言地回到了自家所在的坊区。

    她没有直接将家丁带回家,而是先去了坊正处。

    坊正原本正在自家小院中教女儿识字,小女孩不过五六岁,十分可爱。

    他见程恬身后跟着几位壮汉,看打扮明显是某高门府邸的护卫,心中一惊,他让女儿自己玩会儿,便放下东西迎了出来。

    程恬掀开帷帽轻纱,对坊正福了一礼:“坊正安好。方才我去崔府探望家姐,闲谈间提及昨夜家中似有宵小窥探,心中不免惴惴。家姐听闻后十分关切,特遣了府上几名得力的护卫过来,暂助坊中巡查几日,以安众人之心。

    “人我便交给坊正了,至于如何安排,则全凭坊正调度,还望坊正加紧排查近日坊内的陌生面孔,确保大家平安。”

    坊正一听是崔尚书府上的人,态度立刻更加恭敬。

    他连声道:“王娘子放心,崔夫人真是菩萨心肠,体恤邻里,我一定妥善安排这几位壮士,加强巡查,绝不让那些宵小之徒惊扰了坊内安宁!”

    他心中暗忖,这王家娘子不愧是侯府出身,竟能劳动崔府二夫人亲自派人护卫,看来往日传闻似有不实啊,王家日后怕是不同了。

    他连忙表示会立刻调整巡防,尤其加强夜间巡逻,并客气地将崔府家丁引至坊内一处闲置的角房暂歇,以便统一调度。

    程恬交代完毕,便对那四名家丁道:“几位辛苦,这几日便听从坊正安排,若有发现,及时通报便是。”

    他们抱拳领命,神色肃然。

    这番动静不大,却还是引得几位坊里的邻居探头张望,极为好奇。

    些许议论,程恬只作未听,与坊正又寒暄两句,便不再多言,转身便带着松萝往家走去。

    回到自家小院,一股甜香扑面而来。

    邓婆正端着一碟刚出炉的点心从厨房出来,见到程恬,她的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招呼道:“娘子回来了?正好,我新制了米糕,娘子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程恬摘下帷帽,净了手,拈起一块小巧精致的米糕送入口中,口感软糯适中,甜而不腻,竟是比许多大铺子里的点心还要美味。

    她不禁真心赞叹道:“邓婆这手艺,真是越发精进了,若是去西市开个点心铺子,定然客似云来。”

    邓婆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用围裙擦着手,却叹了口气,道:“娘子过奖了。不瞒娘子,早些年……家里那口子刚去的时候,日子艰难,我也曾去东市边上,支过小摊,卖些自己做的糕饼点心,想着贴补家用。”

    她摇了摇头,无奈道:“可这长安城里,有名的食肆、老字号的点心铺子,不知有多少。我那小摊,无甚名头,用料又不能省,只能跟人拼价钱,辛苦一天,站得腿脚酸麻,也就勉强回个本钱,糊个口罢了。后来……后来,也就歇了这心思。”

    程恬敏锐地捕捉到了,邓婆脸上一闪而过的黯然之色,话里未尽之意,似乎包含了复杂的缘由。

    或许是无赖骚扰,或许是同行倾轧,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寡妇,想在集市里独自撑起一个小摊,其中的艰辛委屈,可想而知。

    难怪邓婆的女儿,性格会刚直如斯。

    见邓婆不愿多提,程恬便体贴地不再追问,只道:“原来如此,邓婆安心,如今有邓婆在,我和郎君不知省了多少心,真是我们的福气。日后若有机会,我定支持邓婆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点心铺子,让更多的人都尝尝你的手艺。”

    邓婆心中一暖,真对未来生出几分期盼来,道:“娘子说笑了,我如今能跟着娘子,安稳度日,衣食无忧,已是福分。”

    程恬却若有所思地说道:“等日后咱们手头宽裕了,开个铺子自然是好,只是具体卖什么,还需斟酌。”

    这长安城里,最不缺生意,也不缺聪明人。

    枯井中的财富若真能顺利到手,她需得有个稳妥的营生慢慢变现,才能真正立住脚跟。

    对于未来,程恬心中已有大致计划,买地只是第一步,若要快速积累财富,经商可以说是必经之路。

    开铺子是迟早的事,只是,卖什么,如何卖,才能既不太过惹眼,又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这一切都需要她仔细考虑。

    邓婆的点心虽好,但就如她方才所言,饮食行当竞争激烈,辛苦利薄,并非首选。

    她需要一样,既能发挥所长,又能避开激烈竞争,利润可观的生意。

    不过,眼下,还是先解决了眼前潜藏的隐患,稳固了根基再说。

    程恬收回心思,对邓婆笑了笑:“这糕点极好,我拿去也让郎君尝尝,邓婆辛苦了,快去歇歇吧。”

    邓婆连说“不辛苦”,看着程恬沉静的侧脸,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种信赖感。

    这位年轻的娘子,遇事沉稳,心中有丘壑,又不失仁厚。

    她跟着这样的主子,或许,真能盼来安稳顺遂的后半生。

    程恬的目光掠过院内,王家小院在邓婆的尽心操持下,变化不小。

    那面有些剥落的院墙,请了泥瓦匠来,用了一天功夫便修葺葺平整,重新抹了灰,瞧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几件老旧得吱呀作响的家具,也被替换成了从西市老铺子订来的结实榆木家伙事,厚重耐用。

    院角杂草也被清理干净,移栽了几株易活好养的花木。

    一切变得井井有条,却又处处透着家常温馨。

    每日的饮食不再是简单的饱腹,而是多了些温补的药膳,或是加了黄芪、当归的汤,或是用红枣、枸杞熬的米粥。

    味道温和,不见药气,却让人一日日觉得充盈起来。

    程恬能察觉到,自己原本畏寒易疲的体质,似乎真的改善了些,手脚都比往日暖和。

    站在院里,她思索着未来几月的大事,一个模糊的念头开始在她心中慢慢酝酿。

    她叫来松萝和阿福,让二人去西市,找胡商打探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