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 第八十章 借力

第八十章 借力

    又闲聊了几句,苏墨放下茶盏,看似漫不经心地发问道。

    “座师心系北源百姓,推广新犁、改良粮种,实乃万民之福。”

    “只是学生有一事不明,座师既有如此魄力,为何只专注农桑,而对这北源府日益猖獗的匪患,却鲜少提及?”

    孙知府闻言一愣,随即长叹一声,眉宇间露出一丝无奈。

    “非是不愿,实是不能。”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窗外连绵的远山。

    “北源府山多林深,地形复杂。”

    “那些土匪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常年藏身于深山老林,对地形了如指掌。”

    “府兵一有行动,他们便钻进密林深处,搜捕难度极大,尝试过几次后效果不大,久而久之便这样了。”

    说罢,孙知府抿了一口茶,苦笑道。

    “况且,本官任期仅有三年,于公于私都要考虑每年的评级。”

    “若是专注于农桑之事,虽然苦点难点,但却能年年见收成,让百姓吃饱饭,这是看得着的政绩。”

    “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那无底洞般的剿匪之中,不仅仅是劳民伤财,若是三年无果,本官这考评……”

    说着,他摇了摇头,但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座师所言极是。”

    苏墨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但是能让百姓温饱,就已是大功一件,足以名垂北源府志。”

    随即,他话锋猛地一转,眼神略微变得灼热。

    “但是有一点,座师可曾想过?”

    “若能在剩余任期内,既丰了粮仓,又平了匪患,这农桑与剿匪双重功劳叠加到一起,那这考评……”

    闻言,孙知府端茶的手微微一顿,但却并没有过多言语。

    “大业朝考评官员,重在安民。”

    苏墨见孙知府没有出声,便继续说着,声音极具蛊惑力。

    “单凭农桑一项做好,那顶多算是个守成之功,保个优不成问题,可座师的志向便只是如此吗?”

    “若是能在农桑之后,再加上剿匪的安境之功,那便是治世之能!如此必能在吏部大考中脱颖而出!”

    说到这里,苏墨压低声音。

    “届时,座师能够入主中枢,位列九卿的可能性,岂不是大大增加?”

    “而到了那时,座师身居高位再施政起来,不仅仅能造福一府,更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岂不美哉?”

    “入主中枢……造福百姓……”

    手捧茶杯,孙知府低声呢喃起来。

    不得不说,苏墨的这几句话很有诱惑力,而且若是真的成功,大概率可以达到进入中枢的目的。

    想到这里,他放下茶杯,开始思虑起来。

    片刻后,孙知府抬眼看向苏墨,询问道。

    “苏墨你说得倒是轻巧,可奈何官府兵力有限,那些土匪一个个都狡猾的不行,剿匪说的容易,可真实施起来要如何剿?”

    听到孙知府的问话,苏墨好似早有准备般,笑了笑说道。

    “座师说的不错,官兵人少是现实,这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北源府的百姓人多啊。”

    “若是只靠着官府,自然难以清剿,但若能够发动北源府数十万的百姓呢?”

    “结果自然会大有不同!”

    说到这里,苏墨伸出两根手指,详细的描述道。

    “其实真的施行起来,也无需大动干戈。”

    “只需施行保甲连坐之法,让各村镇百姓互相监督,同时再设重赏,鼓励樵夫、猎户提供线索。”

    “匪徒在山中藏匿,也需要吃喝拉撒,只要能够彻底断了他们的补给线,逼得他们无法继续藏匿下去,自然会主动跳出来,到时候,何愁不灭?”

    说道此处,他又指了指门外。

    “今日随我来的那些百姓不就是这样,为了赏银便敢生擒几名持刀悍匪。”

    “这便是最好的证明!百姓有能力,也愿意这样去做。”

    “但前提是要官府给得起赏银,给得起公道,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这北源府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是官兵!”

    听闻苏墨的一番话,孙知府只感到茅塞顿开,原来剿匪还能这么剿?

    他看着苏墨,眼中精光闪烁。

    这方案……似乎可行。

    不过心中虽然偏向苏墨所言,但他并未当场表态。

    孙知府缓缓端起茶杯,轻轻撇去浮沫,却不再饮用。

    “此事我还需再三琢磨,就先不送了。”

    苏墨明白他就算是说的再好,对方也不可能当场允诺。

    他立刻起身,带着陈易和陈尚泽,恭敬行礼道。

    “学生告退。”

    ……

    三人步行走出府衙,穿过热闹的街市,一路无话。

    直到出了城门,四周无人。

    陈尚泽终于憋不住了,急切地问道。

    “苏墨,你说……府尊大人会答应剿匪吗?”

    苏墨没有回头,低头略一沉思,便答道。

    “那要看他的心有多大,若孙知府已安于现状,只想平稳卸任,混个资历,那他绝不会冒险。”

    “毕竟农桑已稳,何必多生枝节?”

    “但若他仍有青云之志,仍有入中枢的野心……”

    苏墨说到此处,一脸笃定道。

    “他就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这个千载难逢,能做出双重政绩的机会。”

    “因为他清楚一点,光靠农桑一功做的再好,也不可能进入中枢,只有叠加剿匪一功,才能帮助他突破瓶颈。”

    闻言,陈尚泽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点头表示敬佩。

    一旁的陈易忽然开口,好奇的问道。

    “苏墨,你这般费心费力,甚至不惜拿出保甲这种良策,究竟是真为了帮孙知府晋升……”

    “还是想借官府之手,报丁家陷害之仇?”

    苏墨闻言脚步一顿。

    转过身,看着恩师洞若观火的目光,坦诚一笑道。

    “两者皆有吧。”

    “毕竟孙知府是个好官,能够助他晋升,确实是百姓之福。”

    “但更重要的是,丁家能在北源府只手遮天,靠的不仅是朝堂的关系,还有这些藏在暗处,随时能帮他们干脏活的土匪。”

    “只有彻底清剿了北源府的匪患,才能斩断丁家的爪牙。”

    “如此,日后即便丁家想对我,也找不到敢接活的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