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烛火依旧,却仿佛因她那一句低语而变得柔和温暖起来。那份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压力,倏然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定感,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毛草灵(或者说,此刻她更觉得自己是乞儿国的凤主灵儿)的目光再次扫过大唐那份澄心堂纸国书,眼神里已无半分留恋与挣扎,只剩下一种审视过往的淡然。她伸出手,将那份来自“故国”的卷轴轻轻卷起,动作舒缓而坚定,然后用一根金色的丝带系好,放置于长案的一角,如同封存一段已然逝去、无需再回顾的岁月。
她的指尖,重新落回乞儿国的桑皮纸国书上,细细摩挲着上面凹凸的金线云纹。这纹路,她曾与工部的官员反复商讨过样式;这纸张,产自她大力扶持的桑农和纸坊;这国书上的每一项内容,都浸透着她和皇帝,以及无数臣民的心血。这里,才是她的国,她的家,她为之奋斗、也赋予她新生的土地。
“云袖。”她扬声唤道,声音清朗,不再有之前的沙哑与犹疑。
一直守在殿外,心绪同样纷乱不安的云袖立刻应声而入,看到自家凤主脸上那久违的、带着释然与力量的神情,她悬着的心猛地落下了大半。
“凤主?”
“传令下去,”灵儿语气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宫门外百姓的心意,本宫已然知晓,感念万分。然夜寒露重,老人孩童尤为不易。着内务府与京兆尹协同,务必妥善安排,确保所有聚集民众能饮上热姜汤,食得暖粥,若有体弱受寒者,即刻由太医诊治,不得有误。待天明之后,好生劝慰,请他们各自归家,安居乐业,便是对本宫最大的支持。”
“是!奴婢即刻去办!”云袖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连忙领命。凤主这般安排,心意已昭然若揭。
“还有,”灵儿略一沉吟,继续道,“明日辰时,召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仆射,以及……鸿胪寺卿,两仪殿议事。”
“奴婢遵命!”云袖深深一拜,转身快步离去,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召见重臣,尤其是涉及外事的鸿胪寺卿,凤主这是要正式应对大唐使者了!
殿内重新恢复寂静,但空气已然不同。灵儿站起身,走到窗边,再次望向宫门的方向。下方的灯火依旧,但似乎因她方才传下的命令,人群开始出现一些有序的移动,内侍和宫卫的身影在灯火中穿梭,架起大锅,升起袅袅炊烟。那压抑的悲声渐渐被一种带着希望的骚动所取代。
她知道,她的决定,将抚平无数不安的心灵,也将彻底改变她未来的轨迹。但她心中一片坦然。
她没有立刻去两仪殿见皇帝。有些决定,需要独自做出,才显得郑重;而有些心意,无需急于言说,彼此早已相通。她只是吩咐宫人备水沐浴,洗去一夜的疲惫与挣扎,也象征着与过去彻底的告别。
沐浴更衣后,她换上了一身正式些的凤纹常服,颜色是她偏爱的霁青,沉稳而大气。她坐在妆台前,看着镜中那张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容颜。十年时光,褪去了青楼时的刻意娇媚,洗去了初入宫廷的惶恐青涩,沉淀下来的是属于上位者的雍容与威仪,眼角眉梢间,是经历风霜后的坚韧与智慧。这不再是那个意外闯入异世的孤魂毛草灵,这是乞儿国的凤主,是能与皇帝并肩俯瞰这万里江山的女人。
她拿起眉笔,细细描摹。这一次,手很稳,心也很定。
---
翌日,辰时初刻。
两仪殿内,气氛庄重而略显凝滞。接到紧急传召的几位重臣——中书令卢敬尧、门下侍中崔琰、尚书仆射张蕴,以及鸿胪寺卿王珩,均已肃立殿中。他们彼此交换着眼色,心中都已猜到今日议事所为何事。宫门外持续两日的万民请愿,以及大唐使者带来的国书,早已在朝堂上下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当凤主毛草灵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时,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她。
她步履从容,仪态端方,霁青色的宫装衬得她肤色如玉,目光平静如水,扫过众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力量。她径直走向御阶之旁,那个专属于她的位置站定。而御座之上,皇帝也已端坐,他今日气色似乎比前两日好了许多,眼神深邃,在与灵儿目光短暂交汇的刹那,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暖意与询问。灵儿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凤主。”众臣齐声行礼。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灵儿开门见山,声音清晰地在殿中回荡:“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想必诸位心中已有揣测。大唐使者携国书而至,言及十年之约,迎本宫归国,并许以‘国后夫人’之位。”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几位重臣,尤其是以卢敬尧为首的,曾对这位来历特殊的凤主颇有微词的老臣,此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深知凤主对乞儿国的重要性,无论是内政革新还是对外邦交,她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与皇帝伉俪情深,早已是帝国稳定的基石。若她真的选择离去,对乞儿国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崔琰上前一步,语气恳切:“凤主明鉴!您于我国,功在社稷,德被苍生。十年来,劝课农桑,兴修水利,革新吏治,开拓商路,使我乞儿国国力日盛,百姓安居。昨日宫门外万民请愿,便是民心所向!臣等,亦万望凤主三思,恳请凤主留下!”说着,他深深一揖到底。
张蕴也紧接着道:“凤主,大唐虽为故国,然‘国后夫人’终究是虚衔,岂比得上您在乞儿国一言九鼎、泽被万民之实在?陛下与您君臣相得,夫妻同心,乃我乞儿国之大幸啊!”
卢敬尧虽未直接发言,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带着忧虑的眼神,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灵儿静静听着,目光扫过这些或熟悉或只是公务往来的面孔,他们此刻的挽留,虽有为国考虑的考量,却也带着几分真诚。她抬手,虚扶一下:“诸位爱卿之心,本宫知晓,亦深感欣慰。”
她的目光转向鸿胪寺卿王珩:“王卿,大唐使者那边,近日如何?”
王珩连忙出列,躬身回道:“回凤主,使者团目前居于四方馆,一切按上宾之礼接待。只是……使者首领,礼部侍郎郑元礼,昨日再次向臣询问凤主意向,言辞间,颇有些急切,言及大唐陛下殷切期盼,望凤主早日定夺归期。”
灵儿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她转而看向皇帝,声音放缓,带着商议的口吻:“陛下,对于此事,您有何圣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帝身上。皇帝沉默片刻,目光深沉地看向灵儿,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凤主去留,关乎国本,亦系于凤主自身心意。朕,不愿以江山之重、夫妻之情相挟。无论凤主作何抉择,朕……皆尊重。”他的声音平稳,但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却微微泛白。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充满了帝王气度,却让下方众臣心中更是一紧。陛下越是如此“尊重”,凤主若选择离开,便显得越是顺理成章。
然而,灵儿却在皇帝那看似平静的目光深处,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紧张,以及那份深藏的不舍与……依赖。她心中最后一丝因昨日他未直接挽留而产生的细微芥蒂,也彻底烟消云散。
她微微扬起唇角,露出一抹清浅却无比坚定的笑容,重新面向众臣,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响彻整个两仪殿:
“本宫的心意,已决。”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
她环视众人,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乞儿国,十年风雨,早已非异乡,而是本宫扎根立足之故土。陛下信重,委以国政;百姓爱戴,寄予厚望。此间山河,此间臣民,此间……情谊,”她说到此,目光与皇帝再次交汇,带着无尽的缱绻与坚定,“已与本宫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沉凝:“大唐,乃本宫血脉之源,旧梦之所系,陛下隆恩,亦感念于心。然,昔日之毛草灵,或可贪恋故土繁华,安享尊荣。但今日之乞儿国凤主,肩上担着陛下之信任,万民之生计,帝国之未来。岂能因一己之私,弃国于不顾,弃民于不顾,弃……陛下于不顾?”
“故而,”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的宣告,“本宫决定,留在乞儿国。大唐‘国后夫人’之封号,本宫心领,但恕难从命。请鸿胪寺即刻照会大唐使者,表明本宫之意。国书,退回。”
“凤主圣明!”
“臣等,为陛下贺!为乞儿国贺!”
以崔琰为首,几位重臣几乎是立刻跪伏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狂喜。就连一向持重的卢敬尧,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躬身深深一拜。
御座之上,皇帝紧绷的肩线瞬间松弛下来,他深深地看着阶下那个光芒万丈、做出最终抉择的女子,眼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欣慰与深沉的爱意。他放在扶手的手,悄然握紧,又缓缓松开。
“好。”皇帝只说了这一个字,声音低沉,却蕴含着千钧之力,和无法言喻的情感,“既如此,便依凤主之意。王珩。”
“臣在!”鸿胪寺卿王珩声音洪亮地应道。
“你亲自去四方馆,告知郑侍郎凤主的决定。言辞需得体,但立场需坚定。凤主感念大唐皇帝陛下厚爱,然既嫁入乞儿国,便是乞儿国之人,当以乞儿国为重。望大唐陛下体谅。”皇帝吩咐道,帝王的威仪此刻尽显无疑。
“臣,遵旨!”王珩领命,快步退下安排。
灵儿看着下方激动不已的众臣,心中一片澄澈与安然。她知道,这个决定不仅仅关乎她个人的情感归属,更是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将彻底稳定国内因她去留问题而可能产生的动荡人心,也向大唐,乃至周边诸国,宣告了她与乞儿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诸位爱卿请起。”她温声道,“本宫既已决定留下,往后,还需与陛下,与诸位,同心协力,共筑乞儿国盛世华章。”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与凤主!”众臣齐声应和,声音中充满了信心与干劲。
议事已毕,众臣怀着激动的心情告退。两仪殿内,只剩下皇帝与灵儿二人。
宫人们早已识趣地退至殿外,并轻轻掩上了殿门。
空旷的大殿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声。皇帝从御座上缓缓站起,一步步走下丹陛,来到灵儿面前。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她,目光如同深邃的海洋,将她完全包裹。那里面,有失而复得的庆幸,有深沉如海的爱恋,更有无需言说的理解与支持。
灵儿也仰头看着他,褪去了在臣子面前的威仪,眼中流露出属于女子的柔软与依赖,还有一丝做出重大决定后的疲惫。
终于,皇帝伸出手,不是帝王的姿态,而是丈夫的温柔,轻轻将她揽入怀中。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是她熟悉且安心的味道。
“灵儿……”他在她耳边低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谢谢你……留下。”
灵儿将脸埋在他宽阔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只觉得所有的挣扎、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她伸出手,环住他的腰,轻声回应,带着一丝哽咽,更多的是坚定:
“这里才是我的家,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归处。”
殿外阳光正好,穿透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将相拥的两人笼罩在一片温暖的光晕之中。宫墙之外,百姓们想必也已陆续接到了凤主决定留下的消息,隐约似乎有欢呼声随风传来,为这场牵动国本的抉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而新的篇章,也即将随之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