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状元郎 > 第三五五章 乡试

第三五五章 乡试

    苏录他们本以为自己准备的很充分了,但同住公所的,还有之前考过几届的老前辈,在看了他们的物品后说远远不够。

    “那考场三年没用了,你还指望别人给你打扫号舍?所以得带着笤帚抹布自己打扫,还要带驱虫蚁的药。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金刚钻,这时节咬人厉害着呢,所以蚊香也不能少。”

    “有道理,快记下来。”苏录忙点点头,虚心求教道:“老哥哥请继续。”

    “号舍年久失修,你怎么知道你那一间会不会漏雨?所以油布号顶子得带一个。号舍外头监考的送炭的、做饭的上厕所的走个不停,看了你的卷子怎么办?所以号帘子也得带一个,到了之后挂起来,还能白天防晒晚上防风。”

    “嗯嗯,号顶子、号帘子。”苏录又点点头问道:“那该怎么挂呀?”

    “你总不能用手挂吧?所以得带着锤子和钉子。正好可以再钉一个挂卷袋,万无一失。”老前辈很享受小三元虚心的请教。

    “好嘛,还得带锤子和钉子,干木匠么这是?”众菜鸟哭笑不得。

    “还得再带个马扎子,候场做饭的时候都能坐一坐。考试的时候还能搁搁腿,不然连坐三天,脚都肿得穿不上鞋了。”老前辈果然满满都是经验,又道:

    “准备再充分,在考场也苦得很。九天里头,难保头疼脑热肚子胀,行军散之类应急的成药也得带一些。强烈推荐贵州的臭阿魏,消积化食、理气止痛、杀虫安神,谁用谁知道……”

    ~~

    在诸位前辈指点下,苏录等人又置备了好些考场必需品,但这样一来,原先的考篮就装不下了,只能又一人买了个大号的线络子,再背上那一筐子沉重的食材……

    好家伙,真跟逃荒的没区别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白云山试了试自己的行装,忧心忡忡道:“能不能把这么多东西拎进考场去。拎进去之后,人会不会废掉……”

    但众人也爱莫能助,从踏进考场区域那一刻,他们就必须要彻底分开了。

    “平时大师兄让你锻炼身体,总是偷懒。”雷俊叹气道。

    “我哪能想到,这时候会用得上啊?”白云山苦着脸道:“大师兄,想想办法吧。”

    “这种事儿不能找大师兄,得找大师兄他哥。”苏录说着问苏泰道:“二哥,有办法吗?”

    “有。”苏泰点头道:“加几个轱辘的事儿。”

    于是他叮叮当当一下午,给白云山几只弱鸡,各打了个手推平板车,这样就能把东西都放上头推着走了。

    苏录几人一看,这东西还真不错,不光省力而且优雅许多。

    于是第二天请来木匠,按照苏泰的样式给每人都打了一个手推车,还加上了边框,防止物品跌落。

    这下还能把之前为了减轻负担,精简下来的东西,诸如牙刷牙粉、薄被褥、替换的衣服之类带上了,这样考试的时候能更舒服一点。

    一切准备停当,已经是初八傍晚了。

    吃过胡大厨精心烹制的一桌大餐,稍微消化消化食,众人便早早睡下了。

    翌日寅时一到,尤总管便挨间房叫早,田总管则准备好了相公们的洗漱用品。

    洗脸刷牙、穿戴整齐后,苏录哥仨并没有马上出屋。

    只见大哥从柜子里请出那个包着红绸的红木匣,端正摆在炕上,哥仨便虔诚跪拜起来。

    就连苏录这回都认真多了,祈求祖宗这次一定要给力。

    跪拜完起身,三人都感觉身上多了些力量呢。

    苏泰一直立在一旁,苏满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你的任务很艰巨。”

    “是,三天呀。”苏泰压力山大道:“不过大哥放心,俺一定会一举到底的。”

    “晚上可以歇着。”苏满道。

    “俺知道……”苏泰点点头。

    苏满便沉声道:“出发!”

    ~~

    吃过早饭,众人便离开公所,朝着贡院街行去。

    整个公所倾巢出动,所有人都去送行,主要是帮着扛行李。

    苏录他们的小推车省了大劲儿,就是轰隆隆的作响,把一路上的老百姓都吵醒了……

    其实别处的百姓也睡不安生了。成都城到处都响起了送考的鞭炮声,今天考生最大。

    ~~

    蜀王府,小郡主披着雀金裘,立在高高的宫墙上,眺望着护城河外的王府右街——那是从泸州公所到贡院的必经之路。

    “殿下,这么早,能看见个啥?”小宫女就很无语。

    “是看不见苏公子,难道因为这样就不送他了吗?”小郡主却认真道:“心意到了最重要。”

    “再说,也不只是心意……”她又略略得意道。

    ~~

    泸州考生轰隆隆地来到王府右街,就见前头有太监打着灯笼在等候。

    “你们是哪儿来的秀才?”太监问道。

    “哎哟,这不是宋公公吗,我们是泸州来的呀。”打头的田总管忙回道。

    “哦,认出来了。”宋太监点点头问道:“人都在这了吗?”

    “都在。”田总管点头。

    太监便拖着长腔道:“娘娘有旨,每位考生赐贡笔一支,祝尔等笔下生花,早登金榜!”

    “谢娘娘!”众考生大喜,蜀王府真是太周到了,太把他们这些小小的秀才放在心上了。

    于是每人上前,双手接过笔袋,自是感激不尽。

    宋太监提着灯笼照着每一个人的脸,轮到苏录时,他用拂尘柄戳了一下发笔的小火者。

    小火者便不着痕迹地从袖中抽出个不同颜色的笔袋,双手奉给苏录。

    苏录也双手接过来道声谢。

    “好好考,别辜负我家娘娘一番心意。”宋太监便柔声道。

    “遵命。”苏录应一声,便赶紧跟上队伍去了。

    ~~

    一行人离着贡院街还老远,只见大街上已经被车马堵到水泄不通了。

    好在他们早有预料,是腿儿着来的,便跟着人潮,艰难地涌向贡院街。

    贡院街街口设了栅栏,送考的人就此止步,好些人却扒在栅栏边久久不肯离去,直接把入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好在有苏泰,只见他一边闷声道“借光,借光”,一边把挡道的人往两边扒拉,转眼便为苏录他们开辟了一条通道。

    苏录等人便接过小推车,小跑着冲到栅栏门口,凭卷票进了贡院街。

    眼前一下子就空旷起来,众人纷纷长舒口气。

    “哎妈,挤死我了……”

    “我的帽子呢?”白云山一摸脑袋。

    “你还帽子,我鞋都挤掉了。”邓登瀛郁闷道:“幸亏还带了双备用的。”

    众人便简单一整理,推着小车轰隆隆地前往贡院门口。

    一路上的秀才们肩扛手提,脖子上还挂着粮食袋,一个个累得呲牙咧嘴。

    看到苏录他们如此省力,不禁羡慕地行注目礼。

    阳江社众人登时感觉,自己成了整条贡院街上最靓的仔。

    越过了不知多少考生,众人来到贡院门口。

    乡试跟院试不同,没有学官送考,考生需要自行入场。

    四川贡院东西约百丈,南北百五十丈,外筑城垣,内建棘围,看上去跟监狱差不多。

    众考生从西南角的贡院门进入,进门北行为大门,大门外设有点名厅和搜检厅。

    这两个厅是连着的内外两间,考生们先进点名厅点名,然后从厅内小门进隔壁搜捡厅接受搜捡。

    这比院试要人性一些,至少不用在光天化日之下袒胸露乳了。毕竟考试的都是秀才,基本的体面还是要给一点的。

    点名厅有官员提醒道:“进去搜捡之前,再自查一遍,待会搜出来只字片纸,你们这辈子就毁了!”

    考生们不敢大意,赶紧再自查一遍,连娘娘赏赐的贡笔也没漏……除了看看笔袋和笔上有没有字之外,还要检查笔杆是不是空心的。

    这叫防人之心不可无……

    苏录检查的时候,忽然惊讶地轻咦一声。

    “怎么了?”身后的朱子和轻声问道。

    “没事。”苏录摇摇头,将笔装回了笔袋。

    ~~

    搜检的过程跟院试、科试差不多,无非就是更严格一些。

    拜龟毛的萧提学所赐,苏录等人已经有了充分应对的经验,所有的物品都是特制的,考篮是藤编的,线络子就是网兜,眼儿都大到可以直接看清里头,不用担心有夹层。

    所有的衣服都是单层没有里子的,鞋里没有鞋垫子,铜烛台也是空心没底的,甚至连糕点也已经提前切开了备查。

    所以众人都顺顺利利通过搜检,重新穿戴整齐,收拾好东西,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来到龙门前的受卷厅。

    考生凭着卷票,领取各自的考卷,装进卷袋中便来到龙门口。

    龙门两侧,还有一副楹联曰:

    ‘一跃龙门开锦绣,三章策论定乾坤。’

    众同窗都看向苏录,苏录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便昂首阔步进了龙门。

    龙门内,一条笔直的甬道正对高高的明远楼,甬道两侧是一排排密密麻麻如蜂巢般的号舍,足有四千间之多!

    号舍按《千字文》编号。苏录等人的考卷上都有座号,对着就能寻到自己的位置。

    苏录见自己卷头上写着‘圣字贰号’,便沿着甬道,一直走过了明远楼,才找到外墙写着‘圣’字的那一排。

    ps.今天下午不太舒服,第三章要晚了,大家明天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