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个念头,面前的画面渐渐闪烁。
旁白声响起。
【开元盛世后期,承平日久,玄宗渐生骄惰之心,倦怠朝政,沉迷享乐,强夺儿媳杨玉环为妃。李林甫专权,口蜜腹剑,堵塞言路,排挤贤良,张九龄等忠直之臣被贬黜,朝堂之上,阿谀奉承之风盛行。】
画面渐渐定格在富丽堂皇、乐舞升平的宫殿中。鬓发已显斑白的李隆基,正揽着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沉醉在《霓裳羽衣曲》的靡靡之音中。丝竹管弦,不绝如缕,珍馐美馔,罗列如山。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不稳,获得紫色宝箱*1】
李世民脸色顿时变得黑如锅底,难看至极。
这混账居然连自己的儿媳妇都纳为妃子,简直畜生!
尼玛,即便是老子也没干这么过分的事呀!
他心里忽然有些担忧起来。
当年他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元吉的老婆接了回来,还让她给自己生了儿子。
李治是勾搭了庶母当皇后。
李隆基直接抢了儿媳妇当贵妃。
这尼玛后世之人该如何评价他大唐皇室的名声?
难道要说李唐皇室的传统爱好是搞不伦?
他气得脑袋嗡嗡作响,耳边的旁白声继续响起。
【玄宗宠幸杨贵妃,爱屋及乌,重用其族兄杨国忠。杨国忠身兼数十使职,专权跋扈,与李林甫争权夺利,后更取代其位,结党营私,贿赂公行,致使吏治腐败,民怨沸腾。】
画面中,杨国忠身着紫袍,趾高气扬地出入宫闱,其党羽遍布朝野,府邸门前车水马龙,皆是行贿求官之人。
而民间,则出现了衣衫褴褛的流民和因赋税沉重而卖儿鬻女的惨状。
【为制衡边患,玄宗在边境广设节度使,并赋予其统辖数州军政财赋之大权。尤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最为跋扈。安禄山表面憨直忠诚,深得玄宗与贵妃信任,实则野心勃勃,暗中积蓄力量。】
画面聚焦在安禄山身上。
便见到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躯在宫廷中跳着胡旋舞,引得玄宗和杨贵妃开怀大笑。
待到安禄山跳舞完毕,伏在杨贵妃面前自称“胡儿”,极尽谄媚之态,整个大殿之上皆是喜气洋洋的模样,李隆基与杨贵妃乐不可支。
李世民见状,眉头微微一蹙,不由得愤愤道:“这安禄山堂堂节度使,连自己的脸面都不要,甘愿当一个奴婢来讨皇帝欢心,如此不顾体面,必然有更大的野心,这李隆基居然看不出来!”
正当他吐槽的时候,画面渐渐转动。
安禄山在军营中日夜操练胡汉精兵,甲胄精良,战马高大,其心腹史思明等人时常聚众密谋。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蓄谋已久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于范阳起兵。安禄山手下铁骑犹如洪水猛兽,自河北南下,直扑中原。】
李世民闻言,心神一震,紧紧盯着面前的画面。
不知何时,画面已经定格在一处城门,城门之上“范阳城”三个大字熠熠生辉。
城下,叛军如潮水一般杀进城中,旌旗蔽日,杀意沸腾。
沿途的州县猝不及防,被叛军席卷,大部分被攻陷,少部分投降,一时之间烽火连天。
大唐百姓四处溃逃,道路上尸横遍野。
【安史之乱爆发。承平日久的中原腹地,武备松弛,州县守军一触即溃。安禄山手下叛军势如破竹,仅用三十余日,便攻陷东都洛阳。次年正月初一,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叛军攻破潼关,长安门户大开!】
【叮!检测到李世民心态不稳,获得金色宝箱*1】
李世民“嗡”的一声,脑袋一片空白。
他顿时反应过来,安史之乱的“安”可不就是指安禄山吗?
这厮一手挑起的叛乱,席卷整个大唐,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极大的重创。
面前的画面不断闪烁。
大唐的精锐士兵在奸臣的胡乱指挥之下不断溃败,尸横遍野。
叛军铁蹄踏破潼关,杀害了无数百姓。
看得李世民目眦欲裂,他脸色难看,不由得回想起李隆基似乎颇有武略,难道就不能阻挡这场叛乱?
关中精兵尚存,若是李隆基亲率将士一战,或许还有机会。
他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个念头,旋即旁白声再度响起。
【叛军攻破潼关之后,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直奔蜀地。行至马嵬驿,随行禁军将士以杨国忠弄权专政、杨贵妃祸国殃民为由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
面前的画面渐渐出现在马嵬驿外,阵阵风雨飘摇。
一个个身穿铠甲的士兵举着武器,愤怒地呼喊。
一名身着紫袍的官员被乱刀砍死。
杨贵妃则拿着白绫自缢而死。
马车之内,唐玄宗老泪纵横,花白的头发更添了几许憔悴。
李世民脸色默然,叹了口气。
之前还被他寄予厚望、曾创下无数功绩的这位后世子孙,昔日的圣君,居然到老了会是这般贪生怕死、孱弱不堪的模样,简直是让人唏嘘。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席卷大半个大唐。战火所至,生灵涂炭,户口锐减,千里萧条。藩镇割据之势,由此形成。强盛的大唐帝国,急转直下,步入深渊,大唐自此一蹶不振。】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那最后定格的画面。
奢靡的宫廷宴乐、铁蹄踏破山河、叛军席卷洛阳长安,仓皇逃窜的天子......
李世民心里一片悲凉。
从武氏代周重夺江山,再到开元盛世。
他以为大唐要重新崛起了。
没想到,不过是转瞬即逝。
安史之乱后面的,他也知道了。
吐蕃人趁机蚕食安西四镇,割断了大唐与西域的联系,烽烟四起。
曾经只能仰仗大唐鼻息的小国,俨然已经成为危及大唐生死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