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世民天还没亮,就醒过来了。
“看”到了大唐的未来,他其实没怎么睡好,已然没有了睡意。
安史之乱虽然是内乱,但是彼时的吐蕃也的确是强大起来了,否则又怎么能趁机直接打到长安?
即便是大唐没有内乱,面对一个休养生息数十年、学习大唐技术、疆域数千里地的大国,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这么个强大的虎视眈眈的敌国在旁边,让后世的皇帝着实头疼。
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了大孙昨日的一番话。
吐蕃如今不过是刚刚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状态,正在汲取大唐的文化技术。
而自己赐予的那些文化、技术,给了这片大地的吐蕃人启蒙的机会,日后将会培养出一批能够威胁到大唐的可怕敌人。
大孙说他卖国,虽说是戏言,但是李世民现在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
想到自己昨天答应了噶尔·东赞的事情,李世民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陛下,卯时三刻了。”刘恩泰的声音小心翼翼,这几日皇帝的脸色似乎一直不好。
“嗯。”李世民的声音干涩沙哑,他揉了揉胀痛的额角,眼中血丝密布,眼神却颇为坚定。“传旨,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魏征……还有鸿胪寺卿,即刻入宫议事!”
刘恩泰心头一跳,躬身应诺:“遵旨。”
一炷香后。
一干重臣匆匆赶来,脸上都带着茫然。
房玄龄率先开口:“陛下召臣等何事?”
其余官员也是看着李世民。
“朕改主意了。”李世民声音平淡,“那些赐予吐蕃人的技术不给了。”
所有大臣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御座上的皇帝。
金口玉言,天可汗的承诺,朝令夕改?
这什么骚操作?
“陛下!”房玄龄急忙出列,“天朝上国,怀柔远人,信义为本!昨日陛下已当殿允诺噶尔·东赞,赐予红薯、牛痘、雪花盐及些许技艺。若今日反悔,恐失信于吐蕃,有损我大唐天威,更寒四方藩国归附之心啊!”
长孙无忌眉毛微微蹙起:“陛下,房相所言极是。吐蕃乃请婚之国,文成公主尚在彼邦。”
“骤然反悔,不仅令使者难堪,更可能影响公主处境,动摇边疆安宁。”
“红薯、牛痘之类想捂着也捂不住,都是普世济民之物,日后吐蕃人也能弄到,咱们大唐何不做个人情?”
李世民面无表情。
“这些东西给出去,是给吐蕃增加国力。”
“他们日后能不能弄到,朕不管。”
“朕会下令,不得将这些东西交易给吐蕃人。”
“以后我大唐的各类农业、医学、铸造之类的书籍不可外传吐蕃,违者重罪,我大唐的工匠不得为吐蕃人传授技术。”
“他们有能耐就自己弄去吧。”
“反正不能从朕这里拿出去。”
“否则后世子孙岂不是要怪朕资敌?”
殿内一片死寂。
程咬金张了张嘴,想说他昨日就觉得不妥,但是想了想,还是没吱声。
李靖眉头紧锁,沉声道:“陛下所虑长远。然则,昨日已允诺在前,如何处置方为上策?”
“若断然拒绝,吐蕃赞普颜面尽失,恐生边衅。”
众多官员面面相觑。
大国不是小家,随便反悔就行了的。
身为皇帝,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代表大唐的颜面。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帝王金口玉言,反悔必须要有冠冕堂皇且让对方无法反驳的理由。
他缓缓坐回御座,陷入沉思。
群臣面面相觑。
短暂的沉默后,房玄龄再次出列,深深一揖。
“陛下可召见噶尔·东赞,就说大唐感念赞普诚心,亦体恤吐蕃民生艰难。”
“红薯、牛痘、雪花盐乃至部分技艺,皆可予之,但是此等济世神物、安邦之术,皆为我大唐呕心沥血所创,岂能平白赠予?”
“若吐蕃真心仰慕大唐,亦当有所表示,以示两国交好之诚。”
李世民眼中若有所思。
“房卿之意是?”
房玄龄微微躬身。
“陛下,臣以为,可提出两项要求。”
“第一,既然吐蕃人仰慕大唐文化,便请吐蕃赞普遣其子,入长安求学,习我大唐礼仪、文化。”
“吐蕃王子若能常伴陛下左右,聆听圣训,将来归国,必能使我唐蕃情谊稳固。”
殿内其余众臣面面相觑,也反应过来。
这是要让松赞干布送儿子过来当质子?
那位吐蕃赞普据说就只有一个儿子,定然不会同意。
只要吐蕃赞普不愿意,那他们大唐便可理所应当的反悔。
李世民微微颔首。
“其二呢?”
房玄龄继续道。
“吐蕃地处高原,盛产良驹,其马矫健,闻名于世。”
“雪花盐、牛痘乃是我大唐不传之秘。”
“吐蕃也应该献上健壮战马十万交换牛痘、红薯、雪花盐制造之法。”
“吐蕃得民生之利,大唐得战马,实乃两国互利共赢!”
“十万匹?!”众人眼睛瞪圆。
这条件,比直接拒绝还要狠。
这就是要逼迫吐蕃接受不了,放弃图谋他们的牛痘、雪花盐。
这老房骚操作还是多啊。
李世民笑眯眯道。
“房卿此计甚妙!”
“既全了颜面,又能让吐蕃知难而退,体面收场。”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臣:“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房相老成谋国,此策甚善!”长孙无忌立刻躬身附和,其余等人也是点头附和。
“好!”李世民微微颔首,“便依卿之策行事。”
“刘恩泰?”
刘恩泰上前,恭敬道。
“奴婢在!”
李世民微微颔首。
“即刻传旨鸿胪寺,召吐蕃正使噶尔·东赞,今日午后,甘露殿见驾。”
“遵旨!”刘恩泰领命,快步退下。
殿内重臣,也是纷纷告退。
..................
半个时辰后。
刘恩泰出现在鸿胪寺,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一脸懵逼的消息。
“啥?噶尔·东赞被皇太孙喊去下棋了?”
对面的鸿胪寺少卿张威也是有些纳闷,只好苦笑。
“上午毓德轩来的人是这么说的,本官也不知道这噶尔·东赞什么时候跟皇太孙熟识了?”
刘恩泰默然无语。
涉及到皇太孙,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事情了。
他旋即转身,准备回宫,禀报陛下。
......................
毓德轩外。
噶尔·东赞捋了捋胡须,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皇太孙声名远播,他倒是如雷贯耳。
不过他跟李易没什么交集,今日李易忽然召他入宫下棋,着实有些古怪。
当然,请他过去的宫人声称:皇太孙是仰慕先生的才智。
噶尔·东赞仔细一寻思。
当年李世民嫁文成公主,六难诸国来使。
唯有自己脱颖而出,完成了李世民所有的疑难,自此帮助自家赞普完成和亲,名震天下。
难道这个八岁的皇太孙,也是听说了他的传奇故事,所以才请他入宫?
噶尔·东赞这么一想,心里便有些得意。